


反腐沒有禁區。黨中央對反腐敗斗爭采取零容忍的莊嚴態度,面對如火如荼的反腐斗爭,我們的影視作品卻少有反映這場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的力作。
當下中國電影票房如井噴式高漲,影片產量也如浪花撲岸般地掀起高潮。但是,像14年前《生死抉擇》那樣貼近現實倍受群眾歡迎的反腐電影,卻不見 蹤影。當年這部由張平小說《抉擇》改編的電影,好評如潮,票價很低,竟然創造了1.4億的票房;還有以作家陸天明為代表創作的電視劇《蒼天在上》《大雪無 痕》《省委書記》等反腐系列影視作品,倍受觀眾喜歡和贊揚。我也曾寫過電視劇《紀委書記》,對祛蠹除奸的反腐敗勇士抒發真誠的贊歌。
反腐題材電影稀少,是作者對反腐斗爭題材缺乏創作激情,有意回避尖銳的社會矛盾,還是觀眾和市場對反腐作品缺乏興趣?抑或囿于題材領域存在某些 創作禁區,而使創作者不敢涉獵?總之,面對社會現實如此火熱的反腐敗斗爭,作家編劇不會充耳不聞。反腐題材電影出現盲區,值得研究。
電影是社會的鏡子。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部門和檢察機關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掀起了舉世矚目的反腐風暴,老虎蒼蠅一起打,已有近 50名省部級高官落馬,并下令追拿逃亡海外的貪官,特別是在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之后,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被 查處,這表明依法治國懲治腐敗,不是寫在宣言中,而是付諸行動上,反腐無禁區、腐敗無特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黨內絕不容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黨員,贏得國 人和世人的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