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2006年至今,北京住宅類土地成交單價增長了2.5倍,純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增長了1.8倍。
6月市場預期依然樂觀
進入6月,多家知名房企高溢價拿地成為市場焦點。5日,佳兆業和中泓分別在上海和成都拿下的三宗居住性地塊,溢價率均在一倍以上;19日,南京仙林湖退地G25號地塊由金地以總價28.7億元奪得,溢價率為75%;20日,東莞上底村地塊由深振業以總價2.86億元獲得,溢價率90.8%;21日,萬科以總價20.8億拿下蘇州2013-G-24號地塊,溢價85.27%;同日,榮盛發展以2.56億元拿下成都成華區新客站片區DXC-008地塊,溢價高達309%。
張旭認為,在房價結構中,地價作為主要成本構成,與房價上漲密切相關。地價、房價的變化及幅度有明顯正相關性。房企高溢價拿地,也體現出其樂觀的市場預期,帶動房價難以回落。
有相關報告顯示,市場普遍認為短期地產面臨的政策環境比較穩定,但我們再次提醒投資者關注政策加碼的風險。報告表示,隨著“國五條”對樓市需求的負面影響邊際遞減,重點城市庫存不斷減少且地王頻現,6月房價持續高漲的概率很大;其次,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民生角度出發,政府都很難容忍房價的持續高漲,房價上漲倒逼政策加碼的邏輯并未改變;最后,由于房產稅等長效機制的建立和生效都是漸進的,當前地產調控依然是以治標為主,短期內行政手段的加碼可能是為樓市降溫的唯一選擇。(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