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和高高在上的房價,已成為當今中國政治經濟生活中基本矛盾的主要根源,成為危害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一顆毒瘤,其擠壓實業投資、掩蓋產能過剩、貽誤經濟轉型、抑制消費擴張、放大金融風險、擴大貧富差距、激化社會矛盾等多種負面作用,越來越充分地表現出來。而無論從觀察房價的一些指標看,還是從社會公眾實際的主觀感受看,房價泡沫都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世上沒有刺破云天的大樹。是泡沫終究要破滅,這是不可抗拒的鐵律。黃金價格從兩年前的聳入云端到今天的一路墜落,就是一個明證。在2011年8月金價高歌猛進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的時候,幾乎所有市場人士和公眾都看好黃金后市,對黃金的追捧近乎狂熱。“黃金是永遠保值的資產”、“金價只會漲不會跌”成了市場和人們的共識。好多人認為金價不久就會突破3000美元,更有甚者看高金價到4000美元以上。當時如果有誰提出金價未來會下跌,人們一定以為這個人神經有問題。盡管專家和市場人士對當前的金價下跌從不同角度作出了各種解釋,但黃金被炒得過高出現價格泡沫因而勢必向其價值理性回歸,則無疑是導致金價下跌的主因。
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房價泡沫賴以存在的制度條件和貨幣基礎已經發生動搖,支撐高房價的動力正在減弱并逐步走向衰竭。從國內看,經濟減速下行,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轉變,而隨著外匯占款增加放緩,市場利率走高,流動性也趨于緊張并有可能成為一種常態。從國際看,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退出預期上升,美元逐步走強將使“熱錢”流出,從而也會對國內的流動性和利率變動產生影響。盡管我們還很難準確預測出房價泡沫破滅的具體日期,但這種破滅威脅已經現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鑒于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嚴峻態勢,政府應痛下決心,迅速調整調控思路,實行“調控增量與調控存量相結合”、“調控需求與增加供給相結合”的原則,著力優化政策調控措施組合,強化調控問責制,提高調控執行力,使調控在短期內迅速走出盤局和僵持狀態。倘若調控成效改善使房價緩慢下行避免陡然的斷崖式下跌而實現“軟著陸”,則中國經濟幸甚!中國幸甚!(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