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今年屢創歷史新高的氣溫一樣,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房價也一齊創出歷史新高。雖然目前房地產市場仍處于調控之下,但很顯然,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已遠遠超過今年3月底各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控漲目標。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統計,截至7月29日,北京7月純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5138元/平方米,環比6月同期上漲9%,同比上漲21.6%。這一成交均價超過2011年2月的24459元/平方米,創下歷史最高。
房價一路上漲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而處于樓市不同維度的人群對房價增長的感受和觀點也自然不同。本報記者分別對購房者、項目銷售總監、政府人士、業內專家進行了走訪,以求解讀不同人群眼中不一樣的樓市。
酸
購房者:不買怕漲買了怕跌
據北京市住建委的網簽數據統計,上周(7月29日—8月4日)北京住宅網簽總量為4153套,環比上周增加17.18%。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成交1806套,環比上漲46.0%。扣除保障房后,純商品住宅成交1676套,環比上漲50.3%。
從數據不難看出,量價齊漲已成為當今樓市的趨勢。而面對這一情況,最著急的恐怕就是購房人。
在買房這件事兒上一直都顯得很淡定的張斌(化名),最近開始忙著看房了。
“去年我去通州看過一兩次房,那時候通州的房價才一萬六左右,可是不到一年的時間,現在通州的房價都已經漲到2.5萬元左右了,而且,我聽說通州的房價還會漲,只怕是再不出手就再也買不起了。”張斌表示。
張斌今年28歲,來北京3年左右,在國貿[簡介 最新動態]附近的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月薪1萬元上下。他本來想等自己的社保滿五年后再開始看房的,可是目前北京快速上漲的房價已經打亂了他的計劃,讓他提前打起了買房的主意。
對于在國貿附近工作的張斌而言,臨近CBD的通州無疑是理想的居所。可是,由于張斌的社保還未滿五年,不能在北京購房,因此,只能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臨近通州的燕郊。
“去年我去燕郊玩兒過一次,那時候燕郊的房價才5000多元,可是目前燕郊的房價都已經破萬了,真是太瘋狂了。”張斌吃驚地說。
按照張斌原本的規劃,他本來準備在燕郊買一個三居,可是由于燕郊房價已經破萬,他只能將自己的購房計劃變成了購買一套稍微大一點的兩居。
可是,后來的事實證明,購買兩居也絕非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據張斌介紹,他原本看上了燕郊核心區一個項目的小戶型,可是由于當天還有些猶豫就沒有交定金。可誰知,當張斌第二天再來到該項目的時候,該項目的售價不僅上調了千元左右,而且自己喜歡的那套房子還被另一個購房者直接加價3萬元搶走了。
銷售人員告訴張斌,他相中的那個項目最近還會上調售價。為了不再錯失良機,張斌果斷地訂購了一套房,即使自己相中的戶型只剩下頂層的房源。
“好后怕,我買了房之后,那個項目的售價果然又上調了一次,目前都到1.1萬元每平方米了。”張斌不無慶幸地說。
可是,興奮勁還沒持續幾天,張斌就又后怕起來:“1.1萬元每平方米對于燕郊而言確實有點高了,燕郊的房價會像2010年那樣大跌嗎?”
據他了解,燕郊2010年的房價和目前很像,一度突破萬元大關,可是后半年,受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燕郊的房價又急轉直下,一度跌到四五千元的水平。這成為了不少燕郊購房者心中永遠的痛。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在當前的北京并不少見。“在房價高啟時,買房,害怕房價會跌;不買房,又害怕房價會漲,以后再也買不起了。”這已經成為很多張斌這樣的購房者內心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