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7月7日電 (孫克亮 徐金波)武漢市蔡甸區7日發布消息稱,從該區消泗鄉轉移出來的12522名群眾,目前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安置點除保障生活,還將按國家相關標準,對轉移群眾發放補助,提供文化生活到14個集中安置點。

6月30日至7月6日,武漢市連續降下暴雨,位于分蓄洪區的蔡甸消泗鄉的民堤民垸接連告急。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武漢市蔡甸區按防汛抗洪預案,5日夜晚冒著大雨,連夜對消泗14個村(社區)的1.2萬名群眾,實施安全有序轉移。
5日晚至6日轉移出來的12522名群眾,目前以集中和分散兩種形式得到妥善安置。其中集中安置8481人,分散安置4041人。安置點對轉移群眾發放了涼席、棉被、電扇、食物和純凈水等生活物資,同時設置臨時醫療點,提供醫療救治。同時,以食堂集中供應、外購盒飯等多種形式,免費提供三餐主食。

7日上午,中共武漢蔡甸區委書記、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政委劉子清,區長、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彭巧娣,召集一線防汛抗旱指揮人員開緊急會議。會議要求全區各級黨員干部要按“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臨時安全住所、有可以看病之所”的“五有”要求,把轉移群眾當親人,妥善安置,保證群眾吃上熱飯熱菜。
目前,轉移群眾中的重癥病人已全部送入醫院救治,一般疾病在安置點的醫療點就近醫治;所有學校安置點,正按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加快進行改造,以方便群眾洗澡;民政部門緊急采購折疊床、蚊帳、棉被、電扇、澡貧、保溫瓶以及大米、油、面等生活保障物資,及時向安置點群眾發放。

據悉,武漢市蔡甸區民政部門將按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盡快向轉移群眾發放救災資金。區新聞信息中心向安置點配備了電視機,同時向村民放映流動電影,豐富轉移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區食藥監部門加大對安置點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所有食物進行留樣;區衛計部門還加強對安置點的消毒保潔工作;區公安部門對安置點加派治安力量。
按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相關部門對消泗鄉地處高臺就地安置的漢洪村,將加快恢復正常供電,爭取今晚讓村民安全用上電,同時緊急提供“停電寶”和發電設備,保障村民臨時用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