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7日電 (記者 潘旭臨)記者日前在“徐州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綜合效益評價前期研究頂層專家論證會”上獲悉,在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全國老工業基地和煤炭工業城市徐州一改昔日“一城煤灰半城土”形象,已形成如今“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嶄新面貌。2016年,徐州以全國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被國家住建部評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在論證會上,與會的生態、環境和城建等領域的專家對徐州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給予很高評價和充分肯定。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錢易教授和國務院參事、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高級統計師徐一帆被聘為“徐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指導專家”。徐州市市長周鐵根為專家頒發聘書。
據周鐵根市長介紹,徐州是全國老工業基地和煤炭工業城市,但長期的資源開采,造成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和采石宕口,生態環境欠賬較多。2011年,徐州全面啟動了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加大生態修復和園林綠化建設力度,著力構建以山體為骨架、河流道路綠帶為網絡、大型公園為節點、街頭綠地和附屬綠地為基礎,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鄉一體化綠地系統,形成“青山綠水”的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實現城市與自然的相互融合、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徹底改變了徐州昔日面貌。
據了解,徐州具有湖多、山多等自然生態優勢,通過實施顯山露水、退漁還湖、濕地修復(采煤塌陷地治理)以及宕口治理等一系列生態再造工程,充分保護和修復山水資源,并結合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新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態園林。
目前,徐州市已相繼建成了云龍湖周邊景觀、云龍山生態修復、三環南路景觀帶、植物園、楚園、大龍湖景區、金龍湖景區、泉山森林公園敞園、彭祖園敞園、三環東路綠化帶、104條林蔭路提升、防災避險公園、城市街頭綠地等一大批園林綠化項目,城市面貌、生態環境和綠地布局的均衡性得到顯著改善。87個修復后的公園,正發揮著城市的“綠肺”功能,并實現了“500米內有公園”的市民愿景,形成了徐州生態宜居城市的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