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16年已走過了十余天,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家居建材行業該如何發展,才能更好地迎接國家政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經濟“新常態”,家居建材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015 家居建材“洗牌”元年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家居建材產業已內容廣泛,門類眾多。但在經濟“新常態”下,家居建材粗放式發展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從“爆發期”的高利潤時代進入產能過剩、中低利潤時代。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5年11月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為938.6億元,同比下降14.26%。2015年1-11月累計銷售額約為9961.2億元,同比下降9.11%。
行業下行倒逼企業重新審視面臨的新形勢。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家居建材行業的洗牌元年,互聯網戰略布局、大家居戰略、跨界、兼并、延伸、品牌整合等一片迷局,亦“新”亦“變”。資源整合、全面洗牌已勢在必行。
中國家居建材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表示,2015年是家居建材求存“混戰”的一年,期間,以大“吃”小、強勝弱退已成暗流涌進之勢,但目前成功整合的案例極少,都在摸索中求生存。中國家具協會會長朱長嶺日前表示,“品牌企業總體上還是增長的,但增長幅度有所放緩。一些小企業或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在應對市場風險上缺乏能力,甚至已經退出市場。”
2016家居建材行業如何迎接?
有受訪分析人士認為,洗牌讓部分業內人士一度對家居建材行業唱衰,但事實上過于消極,部分企業的洗牌表明市場結構需要積極轉變,而非整個市場的需求終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6年重要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并強調加強供給側改革力度。
“這給家居建材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朱長嶺表示,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住房改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農民工進城住房等利好消息,再加上每年有一千四百萬的結婚族等剛性需求,家居建材行業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
受國內外形勢影響,我國經濟結構正從依靠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逐漸變為主要依靠消費拉動。消費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的主旋律,是機遇,更是挑戰,此時,國際視野對于家居建材企業來說尤為重要。例如,2013年習主席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即“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這必將對我國經濟及政治生態產生重大影響,也為我國建材家居行業帶來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
2015-2020年家用家具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顯示,現在的市場狀況,對于并沒有早早為產業升級進行準備的企業是非常艱難的,而那些早就順應大勢,為產業升級進行了各項準備工作的企業,仍然走在正常的經營道路上,能夠享受到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巨大消費紅利。因此,在2016年,家居建材企業需抓住其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