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居環保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問題在家居消費投訴中的比例在逐漸增長,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備受關注。如果家中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就有可能影響到家人的健康,今天就和我一起看看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的方法吧!相信大家看完以下介紹,一定受益匪淺。
9成消費者高度關注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問題
哥本哈根會議以后,全世界各行各業都紛紛打出“低碳”、“環保”的標簽,家居行業也不例外。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保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表明,我國家庭綠色環保產品使用率不到0.03%,92.3%的家庭對裝修污染缺乏正確的認識。為此,新浪家居發起了系列調查以清晰了解中國室內空氣質量現狀。
據新浪家居調查顯示,室內環境問題已經上升為家裝問題前三位。有96%的消費者表示室內空氣質量很重要,但僅有9%的消費者對自家室內空氣質量表示滿意,其中有22%的消費者找過專門機構對居室進行了空氣檢測。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有63.9%的消費者反映居室內有有異味、空氣憋屈令人不適,73.3%的人認為這種異味自于裝修、家具和涂料,同時有87%的消費者選擇開窗通風來治理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從調查數據看,室內空氣質量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打造健康的室內環境已經深入人心。但與此同時,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也隨之誕生,目前大部分消費者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認知還不科學,仍停留在通過嗅覺來判斷空氣好壞的初級階段,而且對治理環節知之甚少。對此,專家呼吁消費者科學理性的對待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消費者需科學理性對待檢測、治理環節
在消費者日益關注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很多不良商家和偽專家也開始瘋狂炒作,夸大問題的危害性或利用片面之詞忽悠消費者,導致很多消費者對室內空氣質量缺乏科學、全面的認知。那么,消費者應該如何科學對待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治理環節?
據專家介紹,室內空氣質量污染主要來源于建筑、裝飾材料和家具,其中家具領域出的問題比例較大。造成污染的物質主要有甲醛、氡、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其中甲醛成為室內空氣污染物中危害最大、釋放時間最長的有害氣體,通常要持續3~5年甚至十幾年。
消費者要想判斷居室內是否含有有害物質,需要找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以確認污染原因和污染程度,然后依據檢測結果有的放矢。據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介紹,專業的檢測機構需要具備中國計量認證,即“CMA”標志,同時還必須具備國家實驗室認證,即擁有“CNAL”標志。宋廣生提醒消費者,在選擇檢測機構的時候,要看該機構是否擁有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項目以及檢測人員是否擁有從業資質。
在確認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以后,消費者可以針對有害氣體找治理公司進行咨詢確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據悉,目前市場上的治理公司和治理產品五花八門,消費者需理性選擇。目前有關室內空氣污染治理的方法有試劑類治理和空氣凈化器技術兩種,分別從治理對象、治理效果方面進行研究,但有關治理效果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專業的解答。對此,專家表示治理的關鍵還在于控制污染源,所以消費者在家裝中盡量使用環保材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