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主要在我國人口稠密的東南部以及云南、貴州、四川等地流行,如果完全不進行暴露后預防,我國每年狂犬病死亡人數預計為3萬人。昨日,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員嚴家新介紹,統計顯示,我國狂犬病疫苗年使用量達1500萬人份,這表明其中99.8%的人原本可以不接種。
4種情況不必進行暴露后處置
嚴家新介紹,美國疾控組織2008年發布報告,對可能傳播狂犬病的8種情況的發生概率進行評估,其中(非狂犬病流行地區)犬咬傷、貓舔舐、犬舔舐、在醫院與狂犬病患者接觸等4種情況的發病概率最高為1/10萬,通常不必進行暴露后處置。
嚴家新解釋,這并非打包票說在美國被狗咬后絕對不需接種狂犬病疫苗,而是其概率太小。這對中國防治狂犬病同樣有啟示意義:人們在遇到上述情況時,如無必要,盡量少接種或不接種。
1/3人群根本沒有感染風險
嚴家新說,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的人類傳染病,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而它又100%可預防。
嚴家新介紹,在他從事狂犬病防治十余年間,有無數人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他,就是希望聽他這個級別的專家說一句“你沒事”。有的人即便得到答復仍然將信將疑。
有人網上發帖說:“自家寵物犬打噴嚏時,唾液濺到我的眼睛里,而我當時恰好有沙眼,保險起見打了3針疫苗。”
曾經有一位北京患者被狗咬傷后接種了疫苗,但仍每個月不遠千里到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做一次抗體水平檢測,理由是“抗體一旦減少,狂犬病就會發作”。
嚴家新說,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有些人甚至因此在1年內打十幾針狂犬病疫苗。因類似誤解而接種狂犬病疫苗的人數至少占我國每年接種總人數的1/3,而他們其實根本沒有感染風險。
患者對肥皂水清洗“信不足”
昨日,記者先后走訪了湖北省、武昌區等疫苗接種機構。值班醫生介紹,我國衛生部曾在2009年修訂了狂犬病暴露后相關處置規定,對美國疾控組織公布的幾種情況也有提及,其對應的處置辦法是用清水、肥皂水清洗或到醫療機構消毒處理。但很多人表示這些辦法不保險,還是執意要求接種疫苗。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國產狂犬病疫苗約為300元/人份,進口疫苗價格更高。
家住武昌小東門的蔡先生說,他前日在家門口被流浪犬咬傷,當即就在武昌區疾控中心接種了疫苗。因為無法斷定流浪犬是否為瘋狗,不放心的他又花1000多元注射了1針免疫球蛋白。《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