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三十歲出頭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下班途中突然暈倒,經搶救無效去世。正值壯年的媒體人突然去世,長期加班熬夜,被認定為致其死亡的因素之一。熬夜對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可生活中,熬夜現象卻變得越發普遍。近日,本報在微博上發起“你通常幾點睡覺”的網絡調查,共567人參與,結果顯示,43.5%的人在零點后睡覺,其中4.9%的人凌晨兩點后才睡。
全球都愛熬夜
深夜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燈火通明的餐館,人們正在大快朵頤、觥籌交錯,消遣生活;寫字樓里,總有一層燈光久久不滅,人們加班到凌晨,甚至為工作徹夜不眠;馬路上,出租車、大貨車還在馳騁,一些工作注定與夜色為伴;公寓里,人們即使無所事事,也要聽音樂、看視頻熬到新一天的到來才愿睡去;趕上世界杯、歐洲杯這樣的球賽,三五好友相約喝酒看球,熬夜更是家常便飯……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進入24小時“興奮”狀態,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出于種種原因慢慢習慣晚睡、熬夜。
2015年,《全球睡眠報告》顯示,中國人每天上床睡覺的時間為0點32分。2014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也指出,近六成國人不愿早睡,夜晚成為不少年輕人難得的休閑放松時段,且不愿它太快流逝。晚睡、熬夜已成為國人生活“新常態”。
中國人還不是睡得最晚的。2015年,《全球睡眠報告》調查了超過50個國家、近200萬人的睡眠狀況,結果發現,俄羅斯、希臘等歐洲國家的睡覺時間均在凌晨1點以后;日本不僅人均上床睡覺時間超過凌晨1點,平均睡眠時間也是世界最少,不足6小時。令人驚訝的是,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一個國家的平均睡覺時間在晚11點以前,最早的羅馬尼亞,平均睡覺時間也在11點10分。在熬夜這件事上,全球人民做到了驚人的一致。
熬夜實在太傷身
熬夜是指到了夜晚該睡覺的時候不睡。雖然0點以后才算深夜,但從內分泌角度來說,23點后睡覺就算熬夜。由于人體自我修復活動大都在凌晨3點以前進行,因此23點~3點這段時間的睡眠質量尤為關鍵。過了這段時間,即使補睡的時間再長,也難以彌補熬夜帶來的損失。長期熬夜會給身體帶來如下危害。
皮膚受損。皮膚在22點~23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就會失調,使皮膚干燥、彈性差、晦暗無光,出現暗瘡、粉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