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單希征
武警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武警總醫院中美技術合作眩暈病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
眩暈是一種癥狀,背后有誘因
很多來求助的患者都存在一種困惑,什么是眩暈癥?眩暈是不是就是頭暈得厲害?其實眩暈與頭暈是有本質區別的,頭暈是病人發病時有頭昏腦脹的感覺。比如,高血壓病人發病時頭部的感覺,睡眠不足、感冒發燒、飲酒過量所造成的昏沉沉的感覺等,應該稱之為頭暈。而那些久蹲、久坐后突然站立時感到雙眼發黑、眼冒金星、站立不穩或某種原因導致短暫意識喪失、突然猝倒等,則屬于暈厥。無論是頭暈或暈厥都是由各種與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引起的,與內耳性眩暈有本質的區別。
眩暈是什么樣的感覺?當眩暈發病時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好像是劃著小舟行駛在大海中一樣,感覺搖擺不穩、晃動、頭重腳輕。癥狀嚴重時,患者兩眼緊閉,雙手緊握床沿,唯恐從床上摔下來,且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眩暈癥狀雖嚴重,但病人意識清醒。有些病人也可感到周圍景物左右擺動,或上下浮動,這是內耳疾病所特有的癥狀。嚴格地說,頭暈包括眩暈,而眩暈不能反過來說成是頭暈。
其實,眩暈是一種癥狀,就像咳嗽、打噴嚏、頭痛一樣是一種癥狀,并不是疾病的名稱。但有一點很重要,眩暈之所以發作,它背后一定是某種潛在疾病引起的。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在還不能明確確定其引發因素時,我們就把它統稱為眩暈癥。
眩暈三大類型,囊括百種病癥
眩暈病的種類非常多,按照發生機理定位共分為三大類近百種。
1.前庭周圍性眩暈也叫耳源性眩暈,約占73%-87%,占眩暈病的三分之二左右。其病變在耳蝸前庭器官,起病突然,眩暈伴有明顯的惡心嘔吐,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可呈陣發性,有眼震癥狀。包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最常見,眩暈發作與頭位改變有關,每次持續時間短暫,可伴有惡心、嘔吐等植物神經癥狀,無明顯耳部癥狀;梅尼埃病:反復發作性眩暈,伴聽力下降、耳鳴、耳悶以及惡心、嘔吐等植物神經癥狀,每次發作多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以及遲發型膜迷路積水、伴有眩暈的突發性聾、變壓性眩暈、前庭迷路震蕩等。
2.前庭中樞性眩暈也叫腦源性眩暈,約占7%-10%,全身某些病變累及前庭中樞引起的眩暈。起病緩慢,呈持續性,可持續數日數月。眩暈較輕,多向一側移動感,頭重腳輕,眼震方向無規律性或無眼震,體檢中常有腦干損害體征。如腦供血障礙、小腦出血、腦膜炎、腦瘤、腦膿腫等。
3.非前庭性眩暈約占6%-15%,主要有以下種類:
眼源性眩暈:眼肌麻痹、青光眼、屈光不正、虹膜炎、視網膜炎等。
頸源性眩暈:頸椎病、頸肌不平衡。
血液和心血管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眩暈: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等。
消化和植物神經系統引起的眩暈:神經官能癥、神經衰弱、失眠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
更年期等內分泌性疾病引起的眩暈。
眩暈病的誘發因素有很多,不能忽視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響,著急、惱怒、緊張、恐懼、焦慮、勞累、睡眠不足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暈癥的發作。
三分之一的眩暈源于“耳石癥”
最新研究發現: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占整個眩暈病的三分之一,發病率最高,也稱為“耳石癥”。這種病好發于老年人,常有特殊的誘發體位。由于我國儀器設備和整體診斷水平的限制,該病能夠得到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患者經常在臨床的多個科室之間輾轉,得不到適當的診斷與治療,當眩暈發作時,總是懷疑是不是心臟和腦血管出了什么問題?或是腦子里長了瘤子?
其實這種眩暈誘發的病因在我們的耳朵里,在人體的內耳里,有一套專門掌管人體平衡功能和位置感覺功能的精密結構,如半規管和前庭部分、內淋巴、嵴帽、小耳砂等,如果這些結構中任何一處出現問題,就會引起平衡位置感覺異常,眩暈隨之而來。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發病原因是內耳“負責”平衡的耳石,因為某種因素(如體內代謝、外傷等)脫落,游離的“耳石”進入半規管內,這是它不該去的地方,因而改變了半規管內流體力學特性,導致頭部轉動感覺異常。即當頭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短暫眩暈及眼震,伴惡心、嘔吐。
針對這類眩暈,只要做耳石復位就可以解決。耳石復位可以采用手法復位和儀器復位,目前很多醫院采用的是醫生的手法復位,經過單純的變換體位,將掉進半規管的耳石復位至前庭后,眩暈癥狀即得到治愈。一次復位成功率達80%,兩次復位者還有10%以上可以成功,因此治愈率可達90%以上。但是,手法復位與醫生經驗有關,如復位速度不易統一,復位角度不準確等,因此手法復位并不易普及。目前我們研究所采用的是國內先進的全自動化耳石復位儀,有效率可以達到95%以上,一般一到兩次復位就能徹底解決。
眩暈別大意,及時對癥問診
前庭性眩暈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是由耳科和神經科疾病引起的,可以選擇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而非前庭性眩暈是由于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癥狀,沒有明確的旋轉感。病人可選擇內科就診,醫生會根據情況作相應的檢查。
不少人認為眩暈癥是小事,熬一下子就過去了。但眩暈癥也可能引起生命危險,尤其是神經科疾病引起的眩暈,因為這類眩暈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尤其是中老年人多少都有頸椎病,加上動脈硬化,很容易引起腦干、小腦缺血,甚至梗塞,從而導致眩暈。因此,建議中老年人出現眩暈,首先選擇看神經內科。在排除了中樞性病變后,可以考慮是前庭周圍性眩暈,此時要及時到耳鼻喉科進行前庭功能檢查。如果是耳源性的眩暈,是不會癱瘓,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并且很大一部分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病人可以通過復位很快痊愈。如果懷疑頸椎病,還應到骨科進一步確診。
由于眩暈病的病因復雜多樣,涉及到多個學科領域,如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眼科、骨科(頸椎病)、老年病科、血液科、中醫科等,因此,患有眩暈的患者常常是今天看這個科,明天看那個科,形成了眩暈病“多科論治”現狀,其結果是原因搞不清楚,治療效果也不能令人滿意,其總體診治水平提高緩慢。因此,武警總醫院建立了國內第一家設備最全的眩暈病研究所,引進了美國先進的全套前庭功能檢查及治療設備,并配備了全自動化耳石復位儀,而且,研究所還請包括耳鼻喉科、神經內科、中醫科、骨科、心理科等多科眩暈病知名專家同時出診,使眩暈病癥的治療更具針對性、系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