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于領副教授表示,這是一個膝關節常見運動性損傷的典型例子。膝關節是人體內最大的關節,是大腿與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與髕骨共同構成,前后有十字韌帶,牢固地連接股骨和脛骨,防止脛骨向前后移位;兩骨之間有內外兩片纖維軟骨,可以保護關節面、緩沖震動、減少摩擦;膝關節囊內外兩側各有一條副韌帶,加強關節囊兩側壁的同時,還可以限制膝關節向兩側運動。在行走受力時,膝關節的負荷達體重的3.02倍;在上樓梯或走斜坡受力時,負荷達體重的4.25倍,在跑跳等運動時,這個數字可能上升到11倍。
半月板和相關韌帶最脆弱
據介紹,籃球運動中,無論防守還是進攻,常常需要將膝關節處于半蹲位,便于身體突然變向、跨步、轉體、前撲、后退、蹬踏、起跳、騰空等,因而也容易發生半月板損傷。足球運動員射門、乒乓球運動員扣球或是運動時發力不正確也是容易發生此類損傷。此外,膝關節周圍缺少肌肉保護,其穩定性主要依靠周邊韌帶來維持。膝韌帶有很多條,能保護膝關節,防止向前、后、左、右各個方向過度運動。由于膝關節活動度大,且承受身體的重量,運動中若受暴力沖擊,便很容易損傷韌帶。
韌帶常見損傷有以下兩種:側副韌帶損傷和前后交叉韌帶損傷。據介紹,一般情況下側副韌帶損傷,多數不需要手術治療,經過足夠長時間(約六周)的固定制動和康復治療后,多數能自行愈合,但是如果出現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或者撕脫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多需要手術修復。而交叉韌帶方面,若運動員前交叉韌帶斷裂,需要在關節鏡下做手術重建;若普通人交叉韌帶損傷,可以通過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神經肌肉控制鍛煉,獲得膝關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