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劉佳
崔先生是一名文員,連續加班半年,持續“白加黑、五加二”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他發現耳朵后面長了個小包,因為一直沒感覺到疼痛,也沒有注意。直到過了兩周后,小包有增大趨勢,并開始持續發燒,吃退燒藥仍無法退燒,最后只有通過使用激素,才能暫時控制病情。這期間他前往呼吸科、皮膚科、內分泌科、普外科等分別詢問了一圈,最終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患上了淋巴瘤,這才轉至血液科進行正規治療。
9月15日是第11個世界淋巴瘤日,在全軍血液病研究中心舉辦的“世界淋巴瘤日大型關愛活動”現場,全軍血液病中心主任、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教授告訴筆者,“像崔先生這樣的淋巴瘤患者不在少數,淋巴系統是身體的重要防御系統,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毒、細菌等有害外來物的侵害。當病菌等有害物質入侵人體時,淋巴組織就容易脫離人體的控制。癌細胞越來越多時,加上情緒壓力、不良環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細胞就可能在生長過程中發生變異,形成瘋長的淋巴瘤。”
我國淋巴瘤患者發病率是十萬分之九,并且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淋巴瘤多見于中青年,尤其是工作和生活壓力大而導致免疫力低下的亞健康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目前日趨年輕化、城市化。“由于淋巴瘤的臨床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如果出現發熱、消瘦,半年內體重下降大于10%這些癥狀,就需要到醫院去進行排查。如果確診患上了淋巴瘤,通過科學規范化的治療,是可以治愈康復的。”張曦教授提醒,大家需重視淋巴瘤疾病早期癥狀,盡早進行規范化治療,以免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