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針對2014年上半年學校食堂食品污染、飲用水污染事件多發現象,衛計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學校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和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預防學校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流行事件和飲用水污染事件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
通知要求,強化對學校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和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認真排查食品和飲用水安全隱患,對農村、邊遠地區學校食源性疾病要加強重點防控,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
通知提出,學校應當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制度,切實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以及食品貯存、加工、供應管理等要求;應當嚴格落實飲用水衛生管理措施,使用自建設施供水的要加強水源衛生防護,使用二次供水的要對蓄水設施定期進行清洗消毒,使用的水處理設備必須有衛生許可批件并定期清洗消毒和維護,確保水質合格,一旦發生飲用水污染事件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計生部門。
通知強調,在學校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調查處理過程中,一旦發現食源性疾病來源于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與之有關聯,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依法及時通報同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于重大的食源性疾病信息,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還要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報告,必要時配合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向社會發布食源性疾病警示信息。
通知還要求,各地學校要進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相關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常見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和預防方法,提倡在正規餐飲場所就餐,提倡飲用開水,避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