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作為黨領導的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民兵在基層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蘇省軍區立足新時代民兵職能任務,著眼基層治理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軍地聯合推動民兵深度融入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參與文明創建、帶頭生產致富、調解矛盾糾紛、開展安全巡查,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發揮優勢,服務人民沖在前
“要是沒有您的出手相救,老人還不知道會出啥狀況呢!”10月26日,江蘇省高郵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負責人為卸甲鎮周邶墩村民兵營長、網格員周建頒發見義勇為獎狀。
7月28日,卸甲鎮十里村88歲的王大爺獨自外出,因高溫中暑暈倒在周邶墩村路邊。路過此處的周建和村醫姚桃紅,立即對老人進行急救。待老人恢復意識,二人才悄然離開。
記者從周邶墩村黨總支書記許乃林口中得知,這已經是周建兩年來第3次獲得見義勇為獎項。“像周建這樣的兼職民兵網格員,我們村還有不少。民兵政治可靠、訓練有素、責任心強、紀律性好,是我們編建網格員優先考慮的對象。”
民兵編在轄區、住在當地,根植于普通民眾之中,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特別是民兵干部與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雙向兼職,參加基層治理有著其他群體所沒有的政治組織優勢、數量規模優勢和廣泛群眾優勢。
11月12日,邳州市炮車街道龍池村民兵網格員黃輝,拎著蔬菜等生活物資來到獨居老人張紹民家里,詢問老人近來生活狀況,還手把手耐心教他在手機上繳納電費。
黃輝平時為人和善、熱心助人,編入民兵應急排后,多次申請加入網格員隊伍。經不住黃輝的“軟磨硬泡”,在炮車街道武裝部部長劉杰的推薦下,今年年初黃輝如愿成為一名基層網格員。事實上,許多適齡青年編入民兵隊伍后,都會主動申請加入網格員隊伍。
雙重身份,雙重責任。除履行民兵職責外,黃輝還負責村里其他4戶獨居老人、殘疾軍人和精神障礙患者的日常服務保障工作。只要一有空閑時間,黃輝就逐戶走訪,幫忙打掃衛生、清理垃圾,并幫助服務對象代購生活物資,解決燃眉之急,真正成為他們身邊最親近的“迷彩綠”。
近年來,江蘇省每年有約10萬余人次的民兵平時以各種身份參與基層治理,他們在軍事機關、基層武裝部的組織領導下,充分發揮人數眾多、分布廣泛、素質全面、行動便利等優勢,堅持“人民至上”理念,踐行“服務人民”宗旨,積極投身平安江蘇、美麗江蘇建設,做安全防范“守護員”、人民群眾“貼心人”、民間調解“和事佬”、搶險救災“突擊隊”,已然成為基層治理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多域參與,基層治理當先鋒
今年年初,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水上民兵班民兵在碼頭例行巡邏時,發現有人正偷偷往水泥船上裝石頭,立即向鎮武裝部報告。收到武裝部的情況通報,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根據違法事實,依法扣押挖掘機、水泥船、運輸車等涉案工具。
“水上民兵班與轄區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水上搜尋、救援、巡邏,解決了地方執法部門力量不足、檢查不能全覆蓋、巡邏無法常態化的問題。”該鎮武裝部部長佘天澤介紹,“在行政執法鏈條上,民兵網格員既時刻沖鋒在一線,還起到了補缺補位的作用,做到參與管理不越權、依法行動不越界、積極到位不越位。”
服務無界限,身份有界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情況下以民兵身份出現,什么情況下以網格員身份現身?今年1月,江蘇省軍地聯合出臺文件,明確民兵網格員主要擔負理論宣傳、平安建設、鄉村振興、應急處突、文明創建等任務,引導廣大民兵有組織、有秩序地投身基層治理,在生產建設、搶險救災行動中擔大任、當主力,在巡邏執法、行政監督任務中做“配角”、當助手。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大家住在一起要相互照應、相互幫襯。”3月中旬,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居民王某與楊某因為裝修噪音擾民問題起了爭執。民兵網格員蔣仕軍聽說后,立即趕到現場去調解。“咱們這個社區鄰里關系一直都很融洽,如果你們因為這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傳出去不僅你們臉上無光,社區形象也受影響。”在蔣仕軍入情入理的調解下,二人很快平復了情緒,找到解決辦法。
著眼繼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蘇省各地聘請能力素質好、法治意識強、群眾威望高的民兵網格員擔任社區矛盾調解員,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解讀法律法規、弘揚傳統理念、傳播文明新風,多措并舉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每年組織民兵骨干紅色景點現地教學、民兵連黨課宣講員進社區等活動,把黨的聲音、黨的理論傳遍千家萬戶,把黨的方針、黨的政策撒向每個角落。
近年來,江蘇省每年出動民兵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防聯控,動員民兵參與全省“五方掛鉤”“雙百雙建”活動,助力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
協同聯動,互促共進謀雙贏
今年10月的一天早上,新沂市合溝鎮無人機偵察排民兵、網格員王慎慎與隊友一起來到鎮武裝部,從戰備物資器材庫里抬出2架無人機。經過開箱檢查、取件組裝、聯網調試等一系列操作,他們將相關物資綁在無人機上,熟練地操控無人機派送到指定地點。
“利用無人機開展物資緊急投送,是民兵與網格員隊伍共建共享、互促共贏的有益實踐。”新沂市人武部部長李威說。
近年來,江蘇省各級靈活采取依網編兵、融兵強網、兵網聯動等多種形式,推動民兵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
依網編兵——從網格員隊伍中擇優選拔優秀分子編入民兵隊伍,擴大民兵編兵領域,保持民兵隊伍的穩定性。
去年,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針對網格員工作固定、轄區值守、全時在位、流動性小的特點,將部分聘用制兼職網格員編入民兵應急分隊,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普遍困擾基層的編兵難、召集難等問題。
融兵強網——吸納有服役經歷、自身要求嚴格、作風素質過硬的民兵干部骨干擔任網格長、網格員,推動網格員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今年,宿遷市泗陽縣眾興街道明確21個社區普通民兵營營長全部兼任網格長、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把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理念引入社區治理,提升了網格治理效能。
兵網聯動——推動民兵與網格員的職責任務、管理機制、信息系統高度融合,裝備設施共享共用,實現“兩支隊伍”聯動發展、互促共進。
常州市武進區整合“數字城管”“12345”熱線等信息化平臺,探索網格長+網格聯絡員、專職網格員、民警指導員、民兵志愿者等“1長N員”工作模式,形成了軍警民多隊一體、協調聯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民兵網格員,一肩擔兩責。近年來,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遴選一大批民兵骨干擔當片區網格長,先后參與社會治理、文明創建、抗洪搶險、處置突發事件300余起,化解各類矛盾4000余件、代辦群眾事項1200余件,實現了社會效益、軍事效益雙促進、雙豐收。
兵民相融,協同共治。各地依托“青年民兵之家”陣地,規范民兵基礎設施建設,配齊單兵裝具、無人機、生命探測儀、夜視儀等裝備器材,配套電動車、摩托車、手機、衛星定位儀,有力推動了民兵建設高質量發展,大大提升了基層治理效益。(吳宏剛 王冰冰 王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