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型“拉達”級柴電潛艇首艇“圣彼得堡”號
東方網4月26日消息:據俄羅斯《觀點時報》4月22日報道,俄羅斯圣彼得堡海軍造船廠新聞中心4月22日宣布,該廠從1997年12月開始建造的677型“拉達”級第4代柴電潛艇首艇“圣彼得堡”號順利完成最后階段的國家試驗任務,歷經長達13年的磨難終成正果,已于當日正式交付俄海軍試使用。
圣彼得堡海軍造船廠新聞中心4月22日發表聲明指出:“(今日)在圣彼得堡海軍造船廠簽署了已經結束國家試驗的(677型)首艇‘圣彼得堡’號潛艇的交接書。‘圣彼得堡’號首艇計劃于2010年5月上旬升掛海軍軍旗,于2010年8-9月份開始試使用。該型潛艇主要用于消滅敵方潛艇、水面艦艇和船只,保護已方海軍基地、沿海沿岸設施和海上交通基礎設施,以及情報偵察。”
根據俄海軍司令部的計劃,677型“拉達”級第4代柴電潛艇計劃共建造8艘,目前另外2艘同級潛艇“喀瑯施塔得”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已在建造之中,正處于不同的完工階段。據悉,這種潛艇將替代俄海軍戰斗序列中現役877型潛艇。
677型新一代柴電潛艇最早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制?!凹t寶石”設計局早在1987年就開始在蘇聯海軍613型、641型、641B型、877型、636型柴油潛艇多年使用經驗基礎上著手研制677型第4代非核動力潛艇,在蘇聯解體后最終在總設計師科爾米利岑的領導下研制出了兩種型號,其中專門為本國海軍設計的為677型“拉達”級,對外出口型為677E型“阿穆爾”級(“阿穆爾-950”和“阿穆爾1650”)。1997年12月為俄海軍生產的677型柴電潛艇首艇“圣彼得堡”號在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由于經費不足,財政撥款困難,將近7年之后才最終建成,并于2004年9月8日下水。試驗進程同樣相當緩慢,該艇于2006年10月完成系留試驗和第一階段海試后,從2007年1月開始進行最后階段的航試,直到2009年12月才完成最后階段的國家試驗。其量產型首艇“喀瑯施塔得”號于2005年7月28日開建,原計劃2008年服役,但是至今尚未建成。
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圣彼得堡”號潛艇排水量1765噸,長67米,寬7.1米,航速21節,最大下潛深度300米,自給力45天,艇員35人,裝備6套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戰斗基數為18枚魚雷。雖然在歷經13年的磨難之后終于開始服役的677型“拉達”級柴電潛艇實際上已經有所老化,在一些性能上開始落后于國外同類產品,但是它的服役仍然會對俄海軍產生相當積極的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的。
此前俄羅斯國家技術工藝公司第一副總經理阿列申指出,677型“拉達”級柴電潛艇是俄海軍艦艇建造中最具鮮明創新特色的一個項目,總共使用了120多項創新技術工藝,安裝了170多套此前從未生產過的國產儀表和系統,其主要特點是戰斗力較強、噪聲水平較低、隱身性能較高、自給力較大、航程較遠。與此前的柴電潛艇相比,它在艇體架構上有著顯著區別,而且大量使用新材料,許多設備、裝置、機制都是全新的。它使用完善的導航系統和獨一無二的設備,能夠充分保障航行的安全性,使艇員能夠以最高精確度迅速瞄準目標并開火。它使用新型聲吶涂層,能夠確保提高隱身性能,而為其特別研制的動力電能發動機,即使是在全功率運轉時也幾乎無聲無響。(編譯:書山)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