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得梅因4月22日電 題:中國駐美大使體驗“一日農夫”:希望豐收時再來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王帆
“今天我體驗了‘一日農夫’的生活,希望豐收時能再來。”走出拖拉機駕駛艙,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對美國農場主瑞克·金伯利說。
“那到時你得開一臺收割機。”金伯利說。
正在美國農業大州艾奧瓦訪問的秦剛,4月22日來到得梅因市郊的金伯利農場。他聆聽金伯利及家人講述中美農業合作的往事與現狀,并應邀操作駕駛拖拉機,體驗大型農機的馬力。
金伯利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秦剛所駕駛的翻土拖拉機,是播種玉米和大豆前必不可少的農用機具。“大使的駕駛技術不錯,這款拖拉機是履帶驅動的,特別考驗轉彎技巧。一些老手都不太容易駕馭它。”
瑞克·金伯利是金伯利農場的第五代經營者。他曾去過中國20多次,走訪過中國各地不同類型的農地。“中國農民給我的感覺就像兄弟一樣,我們對靠天吃飯感同身受。我希望能幫助他們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收入,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金伯利邀請秦剛到自家客廳小敘,“你的到來非常有意義。美中是重要的大國,兩國是世界的領導者。美中只有加強合作,全世界才可能團結。”
秦剛說,我這次來到美國腹地的艾奧瓦州,就是要延續兩國人民間的友好,深入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了解你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推動中美在農業等領域互利合作,進一步拉緊兩國間的情感和利益紐帶。
“我這次走訪接觸到很多美中西部民眾,他們都很熱情、真誠、友善,與中國人民有很多共同點。”秦剛對金伯利說,通過此訪,我對美國農業技術運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中美在農業貿易、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擺脫“靠天吃飯”、推動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擁有很大合作潛力和互補性。
秦剛還表示,中美農業人士應加強溝通交流和經驗分享,拓展互利合作空間,讓彼此餐桌上的食物更加健康和多樣化,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也要攜手應對地區沖突、氣候變化給糧食安全帶來的挑戰,為這個世界提供更多的確定性。
隨后,金伯利向秦剛贈送了拖拉機模型、由艾奧瓦農作物制成的紀念品。秦剛則回贈金伯利一家北京冬奧會紀念品、中國結等禮物。
參訪行將結束,秦剛對金伯利一家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金伯利之子格蘭特再次向秦剛發出邀請,“從華盛頓飛到艾奧瓦只需要兩個多小時,等到秋天我們可以一起收獲”。
“如果豐收時能再來,我們可以嘗到艾奧瓦當地的水果,順便收割點大豆或玉米。”金伯利說。
談及“一日農夫”的體驗,秦剛對中新社記者說,這種體驗非常好,體驗美國基層民眾的生活和愿望,“我能感覺到他們都是非常真誠的,希望我們兩國人民好,兩國關系好,有更多的合作,同時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不虛此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