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宜昌8月2日電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境內的鐵礦資源屬于國家的儲備資源,但諸多企業卻打著開采水泥配料的“擦邊球”違規開采鐵礦。在巨大的利益引誘下,產生了惡勢力介入等諸多矛盾,五峰的鐵礦資源開采秩序亟待規范。
萬馬橋群毆事件
7月22日晚,宜昌藍星礦業有限公司兩名股東周某和謝某因股份糾紛發生矛盾,進而導致暴力沖突,雙方邀約30多名社會人員手持砍刀、鋼管、木棒于7月23日凌晨2時30分左右,在五峰縣城萬馬橋上發生群毆,最終導致1人死亡,1人受傷住院。
據五峰縣公安局一位人士透露,因這起與礦產糾紛有關的暴力事件發生在縣鄉兩級換屆時期,當地官員不得不坐鎮指揮。
據五峰縣公安局通報,目前警方已對以謝某、周某為首的19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取保候審3人,行政拘留2人。
源起鐵礦盜采暴利
有網友爆料稱五峰“萬馬橋群毆事件”的背后則是鐵礦非法開采的暴利。
記者從五峰縣國土資源局獲悉,目前五峰所謂的11家鐵礦企業實際上都是開采水泥配料用砂巖的企業,而發了開采許可證的只有8家,發生群毆事件的藍星公司還沒有取得合法的開采證件,目前處于進場道路修建階段。
五峰國土局分管礦山的副局長向宏全告訴記者,水泥配料用砂巖實際上就是含鐵量低的鐵礦石,但價格與鐵礦差別大,目前一噸水泥配料用砂巖90多元,而一噸鐵礦則能賣300多元,所以水泥配料用砂巖開采企業運賣鐵礦石的事實確實存在。
采訪中,多名礦企的負責人也毫不避諱,稱運賣開挖過程中遇到的含鐵量較高的礦石是為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避免浪費。
在五峰國土局提供的相關文件中,關于水泥配料用砂巖采礦權明確設置條件是只能用于水泥生產配料,其資源品位全鐵含量不得大于30%。這就意味著像藍星這樣的“鐵礦”開采企業只能開采30%以下的鐵礦石作為水泥配料,如果挖到30%以上的就必須報告國土部門,私自運賣則屬非法開采鐵礦。
五峰縣分管礦山的副縣長龍泰星在該縣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會上指出,水泥配料用(含鐵)砂巖礦其鐵含量應在30%以下,而現在實際開采的鐵礦石鐵含量均在40%左右,有的甚至達到50%以上。
現實監管難度大
“當初省里給五峰開了個口子允許搞水泥配料用砂巖的開采,是為了增加貧困縣五峰的稅收,但是現在味道搞變了肯定要治理整頓。”向宏全說。向宏全強調,目前該縣所有水泥配料用砂巖開采企業所開采的均為零星分散的鐵礦,并不在國家規定的儲備資源之內(即紅線之內)。
五峰國土局局長李先德坦言,執法人員少,監管難度大是目前五峰治理鐵礦盜采的最大問題,盡管在礦石運輸出縣的必經之路上設置有檢查點,但是水泥配料用砂巖與鐵礦石界定就是一個含量數值,目前鑒別的技術力量和現實條件都很困難。
“寧可少要或不要稅收,也要把非法開采鐵礦等礦產資源的行為整頓下來。”龍泰星表示,據其介紹,從去年年底開始整頓以來,目前8家有水泥配料用砂巖開采證的“鐵礦”企業,僅宜昌星火礦業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土、安監、環保、礦管辦、水利、林業六部門的聯合審查,批準復工,其余企業均處于停產整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