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 (徐婧)“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強化“兩軸一環”景觀統領作用,塑造長安街國家禮儀形象,推進中軸線申遺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沿二環路文化景觀環線,加大核心區老城風貌保護和環境品質提升,突顯核心區國家形象地位。
12日,北京召開《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這是《規劃》中指出的。
《規劃》提到,到2025年,北京城市管理領域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適應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國際大都市特點的城市治理體系初步形成。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更加彰顯;以天安門地區為核心,以長安街、中軸線為統領的首都環境景觀體系基本形成,重點區域環境特色更加突出。
開展長安街沿線環境提升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塑造長安街國家禮儀形象。整體優化長安街沿線建筑形態輪廓、建筑風格、色彩材質、第五立面和景觀照明,開展長安街沿線平房區及重要公共空間環境品質提升,推動長安街沿線單位改造建筑前區空間,提升長安街兩側綠地開放率,逐步形成連續開放的長安綠帶。
北京將推進中軸線申遺環境綜合整治。重點落實鐘鼓樓、萬寧橋、正陽門節點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及永定門節點文化展示,深化研究地安門、北上門歷史景觀展示方案;結合街區保護更新,實施遺產區緊鄰地區的建筑風貌及公共空間綜合整治;加強中軸線沿線區域第五立面管控,清理規整屋頂設施和彩鋼板,對嚴重影響眺望景觀的平屋頂建筑進行平改坡改造。
北京還將啟動沿二環路文化景觀環線建設。提升城市界面形象,形成景色優美、舒適宜人、底蘊深厚的文化景觀環線。大力提升二環路內側綠化空間品質,逐步形成連續的綠化帶,合理增加親水空間與觀景平臺;優化道路交通組織,打通步行斷點、堵點,打造連續的林蔭漫步道。
優化京城文化精華區夜景
“十四五”時期,北京推動朝阜路、前三門大街、西單北大街、兩廣路等干道林蔭化改造。圍繞中南海、故宮周邊和長安街、中軸線沿線重點道路,開展城市道路公共服務設施規范、減量、提質行動。
為保護老城肌理和格局,北京將以街區更新模式推動北大紅樓、平安大街、鼓樓大街、天橋、觀音寺等重點片區環境整治,加快形成整體連片規模效應,促進重要片區城市風貌定型,煥發老城活力。
此外,北京還將優化景觀照明品質。以天安門廣場為核心,強化“兩軸、一環”地位,補充完善景觀照明,形成有序的夜間觀景界面。優化什剎海—南鑼鼓巷、雍和宮—國子監、琉璃廠—大柵欄—前門東等文化精華區夜景,展示歷史文化與傳承。
提升環球度假區周邊環境
《規劃》提到,北京將建設國際一流環境風貌的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時期推動“老城”雙修,推進長安街東延長線景觀大道建設,完成廣渠路東延、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等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加強城市副中心老城架空線治理,主次干路完成電力、通信架空線入地,背街小巷完成通信架空線入地及規范梳理;配合城市綠心、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通州堰、六環路入地改造、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相關環境整治與景觀提升。
此外,北京還將加強“三城一區”、新首鋼園區等創新引領示范區及周邊環境建設,突出“生態宜居、科技創新”環境特色;實施CBD區域景觀整體優化,推動第四使館區、大望京區域以及王府井、西單、前門、三里屯等重點商圈環境高標準規劃建設,集中展現多樣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環境特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