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2日電 12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無癥狀感染者居家隔離還是有風險的,可能繼續把疫情傳播擴散,而集中隔離觀察不會出現交叉傳播造成擴散的問題,要盡可能將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集中到定點隔離點去隔離觀察。
會上,有記者問,近期有言論認為,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大,集中隔離有造成醫療擠兌的風險,建議居家隔離,但也有人認為,無癥狀感染者居家隔離會存在很大的社會面病毒傳播的隱患。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如何,如何防止他們給家庭和社區帶來進一步的防控危險?
吳尊友表示,首先,要對“無癥狀感染者”有一個科學、準確的概念的理解,當我們診斷一個人為無癥狀感染的時候,其中有一部分人很可能是確診病例的一個潛伏期,再觀察一段時間以后會出現癥狀,甚至會發展成重癥,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及時接受治療,還是會出現風險的。所以,某個時點我們發現的感染者其中有一部分不是我們講的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是確診病例的潛伏期,也就是說,這是帶引號的所謂的“無癥狀感染者”。
吳尊友介紹,如果居家隔離還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可能繼續把疫情傳播擴散,二是對他本人來說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他的病情進展,有可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可能發展成重癥甚至對生命構成威脅。
吳尊友強調,集中的隔離有三個方面的優點:一是所有集中隔離觀察的無癥狀和輕癥的病例,他們都是感染者,不會出現交叉傳播造成擴散的問題。二是對于無癥狀和輕癥的感染者集中隔離期間,他可以接受中醫藥的治療,一方面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防止這些無癥狀輕癥演變成重癥或者危重癥。三是由于在集中隔離觀察,如果病人出現了向重癥發展的時候,及時能夠發現,及時能夠轉診,所以如果出現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要盡可能的把這些人集中到定點的隔離點去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