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中國人權研究會15日發布《反亞裔種族歧視甚囂塵上坐實美國種族主義社會本質》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美國亞裔被歧視被排斥的歷史仍在延續。
報告稱,長期以來,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之所以未引起足夠重視,一方面是因為在非洲裔與白人之間的種族沖突過于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主流社會意圖掩蓋歷史上亞裔的悲慘遭遇。19世紀后期,在政客的鼓動與媒體的渲染下,亞裔被污名化為“黃禍”,被主流社會視為對美國白人的“種族威脅”“經濟威脅”“健康威脅”,美國對亞裔的排斥和攻擊達到一個頂峰。在美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亞裔持續遭受著偏見、仇恨和種族暴力的折磨和煎熬。
報告指出,亞裔在美國的悲慘歷史未能得到公正的清算和反思,甚至不為美國主流社會所知曉,因而其中所潛藏的種族主義惡意自然無法徹底消除。亞裔被塑造為美國種族關系的局外人,美國主流社會中很多人否認存在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歷史,更拒不承認當前存在針對美國亞裔的種族主義攻擊。
報告認為,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之所以從歷史延續到現在,深刻體現了美國社會對亞裔作為“弱者”的欺凌以及作為“他者”的排斥。美國亞裔整體力量的弱小使其成為種族主義欺凌的目標。亞裔“弱者”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亞裔人口總量相對較少。美國亞裔總人口約為2400萬,在美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約為6%,與白人、非洲裔、拉美裔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第二,亞裔人口內部異質性很強。美國亞裔指的是來自東亞、東南亞及南亞數十個國家的移民及其后代,而這些國家的文化遺產、經濟狀況、政治體系、宗教習俗和語言的差異很大,導致亞裔內部的異質性極強。第三,亞裔群體內部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不強。亞裔這個共同的身份認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社會強行賦予的結果,多數亞裔甚至并不愿意接受屬于單一亞裔種族的身份。
報告顯示,美國亞裔外來者的身份認定使其成為種族主義排斥的目標。亞裔遭遇愈演愈烈的種族歧視也與疫情之下美國排外主義情緒高漲有關,因為亞裔在美國主流社會中某種意義上被認定為永久的“外來者”和“他者”。
報告解釋稱,一方面,美國亞裔人口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移民而不是自然增長,大量亞裔的出生地在美國之外。另一方面,大部分亞裔與美國主流社會和主流文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攻擊中,“滾出我們的國家”“滾回自己的國家去”“離開這里”“你們不屬于這里”的排外主義表述極為常見。種族主義者甚至將這種“外來者”的認定視作發動針對亞裔種族主義攻擊的合理性支撐,這在美國社會中具有相當的民眾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