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陳杭)記者從北京市水務部門獲悉,北京市統籌發揮了密云水庫水源“調節器”、“穩定器”作用。2021年,成功實施潮白河試驗性生態補水,擴大優化地下水回補區域和地表水河網受水范圍,實現了北京市境內潮白河干流1998年以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潮白河從長年斷流向“有水的河”、“流動的河”邁出了重要一步,實現了藏水于地戰略,為落實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作出重要貢獻,助力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連續7年回升,特別是今年,地下水同比回升3.71米,儲量增加19億立方米。
密云水庫肩負著保障首都水安全的重要使命,建庫以來累計供水411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市供水297億立方米,攔蓄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15次,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水生態健康狀況持續向好,在防洪、供水、生態涵養等方面取得巨大效益。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楊進懷介紹,兩年來,系統治理,努力創建京津冀協同治水典范。北京市高度重視密云水庫流域水源保護工作。一方面,京冀攜手,與河北省制定實施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建立了水源保護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另一方面,以河長制為統領,編制密云水庫流域水生態保護與發展規劃,持續推進密云水庫流域水源保護各項工作,不斷發揮密云水庫在首都水安全保障中的核心作用。2021年10月密云水庫蓄水量達35.79億立方米,創建庫以來最高,2021年4月至今累計向下游生態補水超15億立方米,促進了地下水源涵養和河湖生態復蘇,為首都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楊進懷表示,兩年來,充分發揮了密云水庫防洪“頂梁柱”作用。密云水庫第一溢洪道改建工程新閘已基本建成,白河調節池泄洪閘完成閘門啟閉機試運行,北白巖副壩新建砼防滲墻和第二溢洪道泄槽重建正在按計劃順利實施。水務部門科學實施密云水庫防洪調度,充分發揮水庫攔洪削峰作用,累計攔蓄洪水17.95億立方米,確保了流域防洪安全。
楊進懷說,兩年來,統籌發揮了密云水庫水源“調節器”、“穩定器”作用。2020年,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北京段停水檢修期間,密云水庫應急保障供水近6億立方米,實現不利條件下本地水源與外調水源大流量平穩切換,發揮對全市水資源調度配置的基礎性作用。2021年,成功實施潮白河試驗性生態補水,擴大優化地下水回補區域和地表水河網受水范圍,實現了北京市境內潮白河干流1998年以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潮白河從長年斷流向“有水的河”、“流動的河”邁出了重要一步,實現了藏水于地戰略,為落實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作出重要貢獻,助力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連續7年回升,特別是今年,地下水同比回升3.71米,儲量增加19億立方米。
兩年來,密云水庫已成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節點。庫區及周邊已形成陸地森林—庫濱帶—水域連續生態空間,因地制宜恢復鳥島,推進鳥類食源建設,我局建成河湖鳥類AI自動監測站,流域水生態系統狀況不斷向好。庫區、上游主要河道及周邊調查到植物250多種,鳥類200多種,魚類43種,底棲動物55種,浮游植物168種,浮游動物119種,兩棲爬行類8種。每年有大批候鳥遷徙中途經停密云水庫,鸕鶿、蒼鷺、白鷺等候鳥已定居水庫,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中華多刺魚等北京市二級保護魚類頻繁現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