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中共北京市委舉行“中國這十年·北京”主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作主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他介紹,這十年,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9萬億元增長到4.03萬億元,人均GDP從9.28萬元增長到18.4萬元,居全國首位,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
陳吉寧在發布會上表示,北京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從北京發展轉向首都發展,從單一城市發展轉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從聚集資源求增長轉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謀發展,從城市管理轉向超大城市治理,北京這座偉大城市實現了深刻轉型,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
陳吉寧說,這十年,是首都功能顯著增強、協同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十年。北京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成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型城市。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等一系列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攜手河北省舉辦了一場載入史冊的冬奧盛會,北京成為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的“雙奧之城”。始終以分內之事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大力推進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
陳吉寧說,這十年,是科技創新全面躍升、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十年。北京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涌現了一批世界級重大原創成果,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累計減事項超60%、減時限71%、減材料74%、減證明320項、減中介服務事項300項,98%的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9萬億元增長到4.03萬億元,人均GDP從9.28萬元增長到18.4萬元,居全國首位,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
陳吉寧說,這十年,是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態環境實現歷史性變化的十年。北京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2021年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1%,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國考劣V類斷面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全部貫通,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6年回升,城市森林覆蓋率由38.6%提高到44.6%。
陳吉寧說,這十年,是人民生活穩步提升,城市風貌實現歷史性改善的十年。北京創造性開展吹哨報到、接訴即辦改革,探索形成以接訴即辦為牽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樣板”。以中軸線申遺帶動老城整體保護,3958條背街小巷在煥然一新的同時留住了鄉愁,狠抓生活垃圾分類、物業管理兩件“關鍵小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8%,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84.7萬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68萬元提高到7.5萬元。
陳吉寧說,這十年,是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黨的建設實現歷史性提升的十年。北京加強以北大紅樓、香山革命紀念地為重點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樹立起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全面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日益鞏固。
陳吉寧表示,展望未來發展,北京要大力推進新時代首都發展,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陳吉寧與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崔述強就中外媒體關心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用好首都紅色資源、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