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謝雁冰 黃鈺欽)9月5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澎湃新聞共同舉辦中日“50年·50人系列采訪”活動啟動儀式。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吳海龍會長、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李蕓、受訪嘉賓代表前駐日大使程永華出席活動現場并致辭,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胡正躍副會長主持。部分參與此次系列采訪的受訪代表、中日媒體代表近70人出席活動。
圖為吳江浩(左三)、垂秀夫(左二)、吳海龍(右三)和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右二)等嘉賓共同按動啟動球。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吳海龍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此次采訪活動旨在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以媒體助力公共外交,挖掘中日關系更多積極因素,加深兩國人民友好與相互理解,促進雙邊人文交流與各界合作。通過采訪中日兩國各25名不同領域的代表性人物,聽他們講述中日交往50年中發生的精彩、有趣、感人的故事,把個人視角和親身感受的一個個縮影,匯聚成兩國間相知友好的歷史紐帶,用樸素、真誠的情感將中日兩國連結起來。
吳江浩部長助理表示,半個世紀前,兩國老一輩領導人以長遠的戰略眼光、極大的政治魄力,作出了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決斷,揭開了兩國關系的新篇章。當前,中日關系行至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回首往事,成果收獲彌足可貴,經驗啟示歷久彌新。我們要堅持維護中日關系政治根基,著眼長遠大局,深化互利合作,加強人文交往,順應時代潮流,推動中日關系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圖為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前左)與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前右)。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垂秀夫大使表示,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不變的是,中日兩國是永遠的鄰居。此次活動聚焦在許多守望相助的“人間情景劇”,推動日中關系發展,需要不斷地將這些感人故事講述給年輕一代,不論何時何處,我們都要保持交流溝通。
李蕓社長表示,民間友好始終是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基石,而媒體可以在這一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希望中日關系穩定向好的“沉默的大多數”的故事需要被發掘傳播,中日各個層面的交流需要搭建橋梁,這既是媒體的職責所在,也是能力所在。
作為受訪者之一,程永華大使表示,中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雖不同,但也可以友好、可以合作。兩國要互幫互助,加強經濟合作、民間友好交流合作,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希望大家看一看中日“50年50人”系列采訪的內容,思考中日兩國如何相處和交往。
據了解,該采訪活動于4月啟動,邀請兩國政治、經濟、學術及人文等領域代表人物,全方位多角度講述中日友好故事,9月發布采訪視頻及文字稿。采訪內容發表后,系列報道將集結成書,以中日文雙語出版發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