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澳亞衛視記者: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近日稱,在當前世界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不愿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措施,給美支持國際經濟增長帶來更大壓力。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器。世界銀行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曾積極評價中方調控有力的財政貨幣政策,在今年服貿會期間,世界銀行官員也曾表示,中國近期各項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將為疫后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動力。
反觀美國,美國為解決其自身通脹高企難題,美聯儲多輪、大幅加息,美元迅速升值,導致全球36種貨幣至少貶值1/10,令大量發展中國家被迫吞下本幣貶值、資金外逃、融資和償債成本攀升、輸入型通脹所導致的經濟衰退等苦果,無數家庭一夜致貧,讓本已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也指出,美元升值給全球經濟帶來麻煩。
美國應當采取負責任的經濟、金融政策,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發揮建設性作用。世界銀行應該在這方面多做美方工作。
路透社記者: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周三舉行聽證會。共和黨議員布萊恩·盧克邁爾就“中方‘入侵’臺灣”的假設性問題質問各大美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將作何回應。首席執行官全都表示,如屆時美政府要求減少或停止在華業務,將予以遵循。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美方應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切實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臺獨”的表態落到實處,停止操弄涉臺問題。
總臺央視記者:去年9月第76屆聯大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支持和響應。值此倡議提出一周年之際,中方又主辦“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請問這有什么考慮?取得了哪些成果?
趙立堅: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國際社會重視發展問題,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支持倡議,60多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主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指明了方向。
在倡議提出一周年之際,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紐約主持召開“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視頻致辭,近10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和60個國家的高級別代表,其中包括近40國外長與會。這次會議是今年聯大期間的一場“重頭戲”,取得了以下積極成果:
一是鞏固了倡議合作的國際共識。古特雷斯秘書長和與會各方高度贊賞習近平主席展現遠見卓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他們認為倡議對提振國際發展合作、落實2030年議程意義重大,將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加快發展發揮催化劑作用。各方將繼續深入參與倡議合作,加強倡議同國際組織、區域、國別發展戰略對接,凝聚合力。
二是明確了倡議推進路徑,即“圍繞中心、項目引領、各方參與、加大投入、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圍繞中心”即緊扣落實2030年議程的中心任務。“項目引領”即推進政策對話、經驗分享、能力建設及務實合作。“各方參與”即以聯合國為重要合作伙伴,以“之友小組”國家為主體,打造合作樣本,帶動其他各方參與。“加大投入”即用好“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和“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匯聚更多資源。“全面推進”即通過加強倡議八大重點領域合作,全面服務2030年議程所有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突出重點”即在全面推進落實的同時,聚焦當前糧食、能源安全等緊迫挑戰。
三是打出了中方7項務實舉措。這些舉措包括宣布全球發展倡議首批項目庫,提出推進糧食安全、清潔能源、海關合作的具體行動,發起成立世界數字教育聯盟,啟動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宣布中國“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并向聯合國贈送了六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這些舉措體現了中方推進倡議的堅定決心和具體行動,受到熱烈歡迎。
正如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所說,這次會議體現了各國對全球發展倡議的支持,對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的堅定承諾。我們相信在各方支持下,全球發展倡議將不斷走深走實,為落實2030年議程注入新動能。
澎湃新聞記者:今天是美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160周年紀念日。然而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約45%的黑人認為平等不可能實現。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奴隸貿易是美國的原罪。作為一個僅有246年歷史的國家,奴隸制度在美國“合法”的延續時間占到了建國歷史的三分之一。據德國斯塔蒂斯塔調查公司數據,1790年,美國有近70萬黑人奴隸,而到1860年,這個數字就超過了395萬。
1862年,美國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然而160年后的今天,非洲裔美國人依然沒能掙脫種族歧視的枷鎖。據統計,占美國人口不到13%的非洲裔,遭警察射殺的概率是白人的2倍多,因警察暴力執法死亡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9倍,監禁率幾乎是白人的6倍。非洲裔美國人感染新冠肺炎概率是白人的3倍,感染新冠肺炎后的死亡率是白人的1.9倍,新冠肺炎疫情使非洲裔的平均預期壽命下降了2.1歲,遠超白人的0.68歲。皮尤研究中心8月的民調顯示,77%的黑人成年人呼吁被奴役的人的后代應該得到補償,但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這一天的到來。
美國政府應該正視自身歷史原罪,為真正改善國內少數族裔的人權狀況做些實事,而不是打著人權幌子到處對別國污蔑抹黑。
彭博社記者:中方如何看待阿富汗塔利班與“東伊運”的關系?阿富汗塔利班是否已采取具體措施限制與“東伊運”的聯系?這是否是中方尚未對阿富汗投資的主要原因?
趙立堅:關于阿富汗塔利班和“東伊運”關系的問題,我想你應該去問阿富汗塔利班。根據中方同阿塔溝通的情況,其多次表示,絕對不會允許阿富汗領土被任何恐怖組織利用來攻擊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我們希望阿富汗方面切實履行這一承諾。
至于中國在阿富汗投資的問題,我曾經在巴基斯坦常駐,對這些投資項目有一些了解。中國在阿富汗一直投資包括艾娜克銅礦在內的有關項目,中國公司一直同阿富汗方面保持著接觸和商談。中國政府同阿富汗方面就有關項目有溝通的渠道。中國政府也向阿富汗提供了大量人道主義援助,幫助阿富汗人民克服目前面臨的人道主義危機。
《北京青年報》記者:據報道,日前,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宣布,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向海中排放的廢水中,對人體有害的有機氟化物超標,該市已向駐日美軍提出抗議,而美軍方面至今沒有說明原因。你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這已經不是駐日美軍第一次擅自“排毒”了。這再次讓人看清,“治外法權”蔭庇下,駐日美軍肆意妄為,給當地環境和民生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
事實上,把好處留給自己,把污染丟給他人,是美國的一貫做派。作為世界上最大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美國迄今不予批準《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據非政府組織巴塞爾行動網絡發布的調查報告,美國公司2020年仍在非法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危險電子廢物。
在美國國內,印第安人、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數族裔也同樣面臨著嚴重的環境不平等問題。美國政府通過欺騙、強迫等方式,將印第安人保留地系統性用作有毒或核廢料傾倒場,致使相關社區癌癥病發率和病死率明顯高于全美其他地區。大量研究表明,與白人社區相比,非洲裔和拉美裔社區暴露于空氣污染、有毒廢料場、垃圾填埋場、鉛中毒等環境下的比例更高。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特別報告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環境種族主義嚴重威脅非洲裔美國人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居住權等在內的各項人權。
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是“全球公域”問題。作為最先進的發達國家,美國應切實履行在全球環境治理上的義務,停止肆意破壞他國環境的霸蠻行徑,也為本國少數族裔免受環境種族主義侵害做些實事。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9月21日,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了氣候變化高級別會議。發言人能否介紹有關情況?
趙立堅:當地時間9月21日,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氣候變化高級別會議并發表致辭。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表示,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地球是個大家庭,人類是個共同體,氣候變化是共同挑戰,需要合作應對。中方認為應從四個方面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目標:一是集中精力開好聯合國氣候變化沙姆沙伊赫大會。二是重視落實行動。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已達成的共識,加快推進《巴黎協定》的溫控目標。中方支持古特雷斯秘書長發起的全民早期預警系統倡議。發達國家要切實兌現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三是務實推進綠色轉型。四是營造良好政治氛圍。摒棄單邊主義、地緣博弈和綠色壁壘。發達國家應大幅提前實現碳中和,為發展中國家騰挪發展空間,以實際行動重構南北互信。
在會上,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還介紹了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采取的系列積極舉措。他表示,中國宣布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中國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風電、光伏裝機量、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全球之首。中國建立了全國碳市場機制,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中國提高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是世界森林密度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愿與世界各國一道,支持聯合國發揮核心作用,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各盡所能,團結實干,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家園,為子孫后代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澳門月刊記者: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打擊不可靠海外電信設備法案”,要求美國務院報告美使領館及盟友伙伴國使用不可靠電信設備情況,并要求特定證券發行人披露使用來自與中、俄政府關聯上述設備情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呵呵。這不禁讓人想起,不久前英國前國家網絡安全中心負責人爆料稱,2019年英國政府認定華為不構成國家安全威脅,愿同華為開展合作后,美國派出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赴英,向英方代表咆哮5個小時,這迫使英國放棄華為。
現在,美國意圖通過立法將這種脅迫霸凌的手段“規則化”,這恰好說明美國政客天天掛在嘴邊的所謂“基于規則的秩序”完全是為了美國自身的霸權利益,即使像英國這樣的“親密盟友”也會遭到脅迫和霸凌。這套霸權規則對世界和平與國際合作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對此,美國顯然毫不在乎。
我們敦促美方應該立即糾正錯誤,停止對中國企業的誣蔑抹黑和無理打壓,刪除法案中的涉華消極內容。中國政府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東方衛視記者:9月21日,第二屆中東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發言人能否介紹論壇有關情況?
趙立堅:本屆論壇聚焦全球安全倡議,主題為“推動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實現地區共同安全”。這次論壇下設兩個分論壇,即“巴勒斯坦問題:出路與前景”、“海灣安全:多邊主義與對話合作”。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以視頻方式出席論壇開幕式,從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明確中東國家的主導地位、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加強區域安全對話等方面,提出推動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的四點建議。巴勒斯坦前總理哈姆迪拉、約旦前首相巴德蘭線上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們積極評價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推動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期待中方在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作用。
與會人員認為,全球安全倡議對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化解地區矛盾沖突具有重要意義,歡迎中方提出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的倡議,期待中方繼續堅守公平正義,積極推動地區各方以對話化解分歧,以實現地區共同、持久安全。他們強調,地區國家應當增強獨立自主、改善彼此關系,在推動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國際社會特別是域外大國也應為實現地區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中東國家的真誠朋友和伙伴,中國將繼續通過中東安全論壇等平臺,凝聚各方共識和力量,為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實現地區共同安全作出貢獻。
彭博社記者:中方將派誰出席9月27日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的國葬?
趙立堅:中方將適時發布相關消息。
法新社記者:美國總統拜登昨天在聯大表示,他不愿與中國發生“冷戰”或沖突。他在演講中還多次提及中國,其中包括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表的涉疆報告。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中國對美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習近平主席提出中美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中美關系50年歷程的經驗積累,也是下一步發展應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拜登總統多次作出“四不一無意”的承諾。我們希望美方把美國領導人的表態落到實處,正確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回歸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點,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維護好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
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努力,找到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文化的兩個大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之道,既為中美兩國人民謀福利,也為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關于涉疆問題,所謂聯合國人權高專辦涉疆人權評估報告是美國及一些西方勢力一手策劃、制造的,完全非法、無效。該報告是虛假信息的大雜燴,是服務美西方以疆制華戰略的政治工具。
近年來,包括穆斯林國家在內的近百個國家連續在人權理事會、聯大三委等場合公開發聲,支持中國在涉疆等問題上的正當立場,反對借所謂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些才是國際社會的主流聲音。美西方禍亂新疆、以疆制華的險惡政治圖謀失道寡助、不得人心、注定失敗!
美方應正視并改進自身存在的種族歧視、槍支暴力、侵犯土著人權利、侵犯移民權利、販賣人口、散布虛假信息、濫施單邊制裁等人權問題,給國際社會和廣大受害者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彭博社記者:金磚國家外長會將于今天晚些時候在紐約聯大會議期間舉行。你能否提供更多細節?對會議有何期待?
趙立堅:我們將適時發布有關消息。
日本共同社記者:今天蔡英文接見了捷克參議員訪問團,雙方同意深化關系。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涉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方的核心利益。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借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信念堅定不移。我們敦促捷方有關政客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要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不要再損害雙邊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