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老鼠,居然能跑進汽車的發動機艙,最終導致發動機嚴重損壞,光更換發動機就要花費7萬多元!這樣離奇的事讓車主朱女士碰上了。更讓朱女士頭疼的是,廠家和保險公司都拒絕為小老鼠造成的損失買單,無奈之下,朱女士把保險公司告到了法院,要求承擔保險賠償責任。今天上午,大興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老鼠導致發動機近乎報廢
“事情發生在今年7月份,當時我丈夫開車去旅游,在駕駛汽車過程中,發現車輛出現故障,于是給4S店打電話,大慶市4S店來人把車拖過去了。”朱女士介紹說,經4S店技師檢查發現,有一只老鼠進入發動機艙,被發動機皮帶壓住,導致皮帶脫落,造成水泵不工作,冷卻液不能正常運轉,失去散熱功能,導致發動機溫度過高,發動機嚴重變形,無法正常運轉。
4S店告訴朱女士,發動機已無修理價值,需要更換。朱女士為此花了71405元,還支付給救援人員300元的施救費。朱女士介紹說,她在2011年12月與某保險公司大興分公司簽訂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機動車商業保險單。鑒于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內,她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是,保險公司向朱女士出具了拒賠通知書。于是,朱女士將保險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賠償責任7萬余元。
這并非老鼠第一次惹禍。今年2月,廣東的江先生駕車行駛時,車頭突然發出“砰”的聲響,而后發動機自動熄火,方向盤轉不動。維修人員發現,一只小老鼠被夾在了發動機皮帶與轉軸中,發動機的皮帶裂成了兩條,其中一條進入到發動機內部,致使發動機多個氣缸受損,發動機接近報廢。
廠家:非設計問題不該負責
一只小老鼠,就能毀壞汽車發動機,是發動機艙的密封不好,還是在設計上有別的問題?廠家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記者咨詢了兩個4S店的工作人員。他們介紹說,從技術角度講,由于發動機要散熱,發動機艙下面不能全密封,無論任何品牌的車子,從設計上講,絕無可能做到全部封死。因此,老鼠有可能鉆進去,不過,這并不代表汽車質量有問題。老鼠咬斷發動機皮帶或線路這種事情非常少見,但這不是產品質量和正常使用造成的,不屬保修范圍。
一名維修技師稱,溫暖的發動機艙會成為一些小動物的溫床,尤其是冬天,常會有小動物鉆進車內取暖。而老鼠喜歡磨自己的牙齒,所以偶爾有汽車發動機的線路或皮帶會被老鼠咬斷。
北京洪范廣住律師事務所的原森泰律師認為,出事車輛的發動機在設計上或質量上是否存在缺陷,需要由權威鑒定部門對其進行相關鑒定后再定。
保險:動物啃咬不在保險范圍內
“這只老鼠是如何進入車內,是人為放進去的,還是意外情況?事后發動機艙里的動物肢體是不是老鼠的,都無法認清。我們在事故發生后的調查是無法看出來的。”針對朱女士的起訴,保險公司提出疑問。該公司認為,保險條款闡明了碰撞情狀、墜落、火災、爆炸等等,而朱女士的車輛系因老鼠跑進發動機艙導致損壞,這不屬于保險條款所列的任何一個原因,因此不能賠償。保險公司還認為,司機對事故的發生也有責任。朱女士的車是日產尼桑奇駿,該車的儀表裝置上有報警,如果車輛發生故障,也就是說一旦發生了老鼠闖進發動機艙,造成發動機過熱,車輛會有報警。而在事后查看中,司機任某也承認在發現故障后,他并沒有立刻檢測和維修,而是又行駛了大約10分鐘左右。
原森泰律師認為,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責任,要看保單是如何約定的。如果保單中只列明賠償范圍,卻沒有明確規定老鼠鉆進發動機艙不是保險范疇,此案就有爭議。造成保險車輛的損壞原因是動物,而在保險條款的保險責任和免責部分,如果均未被列舉提到,那么對理賠就存在兩種不同的理解:動物跑進發動機艙屬于或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而從《合同法》來看,保險條款是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如果對格式合同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方即保險公司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