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保之人員
單純騙保費的情況較少,騙保險修車或賺取差價“拼縫”的動機占多數,出于情義協助親友造假的現象頻現在28件騙車險案件中,行為人單純為了騙取保險金,憑空虛構客觀不存在事故騙保的僅有2件。騙車險的人員因為身份和利益不同,動機也不盡相同,各有所圖。主要包括幾種動機:
騙保動機五花八門
車主
借騙保險免費修車
想占點便宜,這種動機是絕大多數車主犯案的主要心理,也是大部分案件挑起的最初動因。在多數情況下,車主的車輛在騙保前確實發生過事故,導致車輛毀損,或事前存在舊損的情況,但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按正常程序走保險理賠,或按照正常程序只能獲得部分理賠,車主為了省錢或出于貪便宜的思想,就想通過作假騙保來免費修車。
根據案件顯示的情況,車主之所以敢于鋌而走險,大致是有四種誘因。一種是車主要么沒有上保險,或者保險過期、無效,想通過其他車輛的保險修車,制造對方車輛全責的假事故。另一種是有的車主上了保險,但因為沒有及時報案,或相關理賠手續、證據滅失等程序問題,無法正常理賠,再造假事故理賠修車。還有一種情況是車主上了保險,但車輛損毀事故不屬于保險理賠范圍,或事故原因依法不應得到理賠,虛構或隱瞞事故原因騙保修車。最后一種原因純粹是車主的貪婪之心作祟,沒有發生事故,但有廢舊部件想更換,車主就故意制造將廢舊部件損毀的事故,騙保免費更換新部件。
修理工
“拼縫”修車賺取差價
利用保險理賠程序,通過造假使保險賠償金遠高于實際修車費用,在給客戶修車的同時賺取中間的差價,即俗稱的“拼縫”,是誘使大多維修和保險從業人員參與犯案的主要動機。甚至有時車主最初并不想或不會造假騙保修車,反而是這些“拼縫”人員引誘或教唆,才產生合謀騙保的想法,“拼縫”動機是當前騙車險案件高發的最大誘因。
在今年審理的55名被告人中,將近一半為懷有此種動機的人員。在修理廠里,經營者虛增維修項目和報價,壓低維修成本,賺取維修差價,修理廠職員為增加維修收入,提升業績,賺取績效提成。另有一些保險經營者經協商,給修理廠增加保險維修項目及額度,賺取修理廠額外返點,保險從業人員則與維修人員合謀,虛增維修費用,賺取個人回扣。
保險業務員
籠住客戶提高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保險從業人員為了維護客戶、提高業績,也參與騙車險。保險公司業務員或代理人員,為了能讓客戶購買其推銷的保險,提高業績,在與客戶交談時大包大攬,作出夸大承諾,甚至承諾任何車輛破損問題都可以通過走保險免費解決。而當客戶簽約后,真出現不屬于保險理賠范圍的情況時,保險業務員礙于情面,或為了維護客戶,遂產生造假騙保幫客戶修車的念頭。
其他人員
為朋友不惜“打醬油”
在騙車險的人員中,還有一些“打醬油”的人員,完全出于親友情義幫忙騙保。要么是幫助車主騙保免費修車,為車主省錢,要么是幫助汽車維修人員騙保獲利,或完成業績。這些人員大都不是為了自己獲利,而是出于親友、同學、同事情義而幫助他人獲利。雖然他們沒有個人謀利的動機,但在明知他人造假騙保的情況下,仍為他人提供幫助或便利,均應以共犯論。犯案情況和比重增加,涉案人員較廣,不容忽視,最終,這些人員大多獲得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