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一周之內四次發布霾預警。
面對污染,很多城市祭出了汽車限行的法寶。不久前,北京市公布《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當重污染達到紅色預警級別時,將啟動單雙號限行等強制措施。與此同時,天津、河北也出臺了相應的汽車限行政策。
限行真管用嗎?今年國慶期間,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道路暢通,路面上行駛的汽車數量大大少于平時,空氣污染程度卻為近幾個月最高,這引起了公眾的疑問。
治理空氣污染,限制汽車排放究竟能起到多大效果?日前,本報記者在北京、天津、河北進行了調查采訪。
一問:國慶城里車少為何污染更重?
氣象條件不利,郊區高排放車多
今年國慶期間,城里車少了為何空氣反而不好了?面對公眾質疑,有氣象專家介紹,每年9月底至10月上旬,北京的氣象條件都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釋和擴散,季節變換過渡期間出現靜穩天氣,極容易出現重污染。
除了氣象原因外,汽車也難逃干系。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介紹,國慶期間,除了靜穩天氣的影響和其他污染因素,小客車在五六環交通“瓶頸”處的擁堵、在郊區的運行、重型卡車的夜間排放、過境車輛的排放輸入等,都是大氣質量不好的原因。
李昆生特別強調,重型車輛對大氣的污染相對小客車遠為嚴重。一輛國Ⅲ排放標準重型卡車的排放,相當于近百輛國Ⅳ標準的小客車。環保部規定,進京重型卡車必須達到國Ⅲ排放標準,不少進京重型車輛其實并未達到國Ⅲ標準,卻弄虛作假獲得國Ⅲ“綠標”,污染更為嚴重。
根據天津市27個空氣質量監測點的監測數據,天津市個別地區在“十一”長假期間也出現了重度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空氣污染跟氣象條件有關,但車流量也同樣影響著空氣質量,“天津市污染較重的薊縣和靜海區,一個是旅游地,一個是交通要道”。
二問:汽車排放污染有多大?
為北京本地第一污染源;對天津影響三成
空氣污染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每個因素的“貢獻”比例是多少?根據2012年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監測數據,北京市PM2.5的污染源占比情況為:機動車22.2%,燃煤16.7%,工業及溶劑使用16.3%,揚塵15.8%,農業及畜禽養殖秸稈燃燒4.5%,區域污染傳輸24.5%。這意味著,如果排除24.5%的區域污染傳輸,機動車在北京本地PM2.5污染源中的占比為29.4%,排在本地污染源的第一位。
李昆生介紹,大氣質量監測和研究部門在全城對大氣多點取樣后,對化學元素進行理化分析得出了上述數據。
當然,不同的城市,污染源結構和占比也是不一樣的。所謂的“北京的車,天津的油,河北的煤”,就點出了各地空氣污染的元兇所在。天津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天津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對PM2.5影響為三成。其中,長期以來使用國Ⅲ標準成品油是尾氣排放對天津空氣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 天津市環保局測算,如果汽、柴油同時實行國Ⅳ標準,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物可減少2/3。河北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省治理空氣污染,“壓鋼”和“減煤”是兩個首要因素。目前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26.6%出自鋼鐵產業。煙粉塵排放量中,四成來自鋼鐵產業。2012年,河北省平均每天要燒掉74萬噸標準煤,給大氣環境帶來難以承受之痛,形成了突出的傳統“煤煙型”污染。
不過,治理汽車尾氣污染同樣也是河北的重要任務。去年,河北省機動車排放污染物總量647.8萬噸,“黃標車”排污量占到總排放量的80%,全國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