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狠抓污染治理保護環境,生態質量顯著提升。系統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10大循環產業鏈全部建成,16個標志性工程基本建成。實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項目105個,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強化秦嶺生態保護,狠抓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加強面源污染治理,統籌實施造林綠化、退耕還林、濕地恢復保護、小流域綜合治理,完成植樹造林32.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700平方公里。嚴格落實節能減排減碳措施,萬元GDP能耗下降3.1%,中心城區222臺燃煤鍋爐全部拆改到位,淘汰“黃標車”662輛,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治污降霾”成為全省標桿,全年新標準良好以上天數306天,呵護了全省最美藍天,“商洛藍”成為2015網絡熱詞。
(五)強推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發展活力充分釋放。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行政編制精簡10%,鎮村綜合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51項,精簡率41.1%,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4萬戶、增長24.8%,非公有制經濟占比達到53.1%。公車改革穩步實施,投融資和國企改革不斷深化,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到18家,市城投、交投等五大國有企業融資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陸路貨運口岸及省級出口基地加快建設,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93億美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30.9億元、增長18%。創新創業風起潮涌,電子商務異軍突起,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走進商洛,山陽、商南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全市電商企業達到383家,交易額突破20億元,電子商務成為轉方式、調結構、促消費的重要引擎。
(六)落實兜底補短各項政策,民生民本持續改善。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全年民生支出149億元、增長13%,保障能力持續提高。深入開展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以創業帶動就業,新增城鎮就業1.8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4.7萬人。社保體系不斷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并軌全面完成,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一連增”,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財政補助分別達到400元和500元,新農合參合率100%。“雙包雙促”精準扶貧深入開展,移民搬遷、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教育質量穩步提升,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率連續8年位居全省第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啟動實施。文體惠民工程加快推進,體育器材配送實現鎮辦全覆蓋,以《帶燈》為代表的一批精品劇目亮相全國舞臺。
2015年,我們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部署,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突出問題,全面實行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全市“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3%,查處政府系統違紀人員192人。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健全依法決策機制,主動接受市人大依法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73件、政協提案285件,向人大報告專項工作30項,接受市人大執法檢查2次、專題詢問1次,參與市政協月度協商6次。全面加強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等工作,政府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國防動員、民族、宗教、僑務、對臺、地震、氣象、檔案、統計、人防、水文、方志、無線電、工商聯、婦女兒童、紅十字會等領域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15年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標志著“十二五”勝利收官。“十二五”確定的主要指標,16項超額完成,4項全面完成,4項基本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回首過去的五年,我們經受住了考驗,付出了艱辛,創造了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