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郭氏后裔意外的是,郭氏家族墓地在長安區文物局2010年6月出版的《長安區文物簡介》中沒有記載。也就是說,郭氏家族墓地并非文物保護單位。正因如此,航天基地所涉的市政道路仍按規劃建設。
該基地成立于2006年,是陜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設的以航天民用產業為主導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至于航天基地為何在此選址,南方周末記者采訪西安市文物局,但未獲得答復。
航天基地宣傳策劃局局長呂武江受訪時說:“沒有聽說最近在杜陵鄉附近發現重要文物,如果有,一定會第一時間上報。”
參與過郭曖和升平公主墓等三座郭氏墓發掘的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楊軍凱記得,從出土墓志推定系郭氏家族墓,但現場發掘并無驚喜,除了幾塊殘缺不全的墓志外,墓葬被盜嚴重,幾乎空無一物。
隋唐以來,十墓九空是多數古墓地的命運。楊軍凱說,如果一旦出土重要文物,任何遺存都有一定的研究和保護價值。但是,郭氏家族墓從目前的搶救性發掘來看并非如此。
呂認為,航天基地對文物保護格外重視,在2012年初還專門就此下發過文件,要求基地內所有項目在開工前必須進行文物普探,只有獲得文物部門的可開發證明方可進入下一個建設流程環節。
航天基地規劃分局副局長林楊指著航天基地最新的一期規劃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同為一期規劃范圍內的西漢將軍張安世家族墓,考古發現有繪九頭鳥圖案的瓷罐等文物,后被整體保護下來。原規劃的兩個項目被分拆到其他地塊安置。張安世家族墓已被確定為國家級文保單位,并將建一座博物館。
這便是家族墓地的不同命運,有價值的文物決定了是否原地保護。
自航天基地落戶少陵塬之后,真正被圈定保護的古墓葬屈指可數,而該基地正在急速擴容。2011年6月,西安市政府明確其二期規劃區面積達63.62平方公里,相當于一期的三倍大。
事實上,航天基地未來開發將進一步蠶食包括郭氏家族在內的眾多古墓葬群。該基地有關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該區域是漢唐明清以來的家族墓葬集中區,地下文物遺存眾多,幾乎每一個項目在文勘過程中都能發現一些文物。
2012年6月28日,11個重大項目在航天基地集中開工,西安期待的“世界一流航天產業新城”正在古都崛起。
無力的抗爭
面對祖墳先后被掘,郭氏后裔奮起抗議。
2012年6月18日,設在臺北的世界郭氏宗親總會委派郭在權等宗親代表趕往西安,查看發掘現場、收集證據。此后不久,世界郭氏宗親總會給西安市政府發去《關于請求停止挖掘郭子儀家族墓群的函》,要求立即停止挖掘郭子儀家族墓群;歸還遺骨復葬;建立遺址公園實施保護。
一位要求匿名的郭氏后裔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目前西安市政府已收到信函,分管副市長亦表示就此調查并答復。
在等待答復過程中,郭氏后裔的抗議也在互聯網升溫。6月28日,一篇《唐玄宗孫女之墓被挖遺骨被帶走》的文章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點擊率超過11萬,評論數過千條。作者郭翔鶴在文章中稱:“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文物部門,事實上已經成為開發商的馬前卒,如果開發項目遇到古墓阻礙,文物部門馬上上前‘拔釘子’,運走遺骨和文物后,開發項目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