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場被策展方定位為“不以真善美為評價標準,而關注是否揭示問題”的展覽引發了歡樂的神吐槽和眾多網友的熱議。
其實觀眾并不知道,在這些遭遇吐槽的作品中,不乏大師作品。一幅畫面上,數十個微笑的光頭面孔堆積著,每一個都是汗如雨下的模樣,吐槽者調侃找到了共鳴“這幅畫很好地表達了我此時此刻的心情……”然而同系列作品的另一幅畫面上同樣是光頭們汗如雨下,只是多了幾片云朵,讓吐槽者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了“這這這跟上一幅有什么不一樣的嗎?可以算兩幅畫?”而這正出自于著名畫家方立鈞之手,在作品解讀中,這些面孔表達了對玩世現實主義的諷刺和批判。
而另兩幅遭遇吐槽的宣紙上亂涂抹的作品則是大師曾梵志的太湖石系列。在此展開幕式上,長于油畫創作的曾梵志曾向記者表示:“我的油畫創作有時不得不受到市場影響,而這些水墨作品則為表達自我內心而創作,我可以絲毫不考慮觀眾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這些拍攝得并不清晰的藝術作品圖片加上神吐槽贏得了共鳴的同時,那些喊著“看不懂”、“遠離藝術珍惜生命”的網友們紛紛表示要組隊去湖北省美術館參觀一下這場“神”展覽。
[館長回應]
起碼大家關注到藝術了
“看到了看到了,中午館里好多員工把這個帖子翻出來給我看。”傅中望頗有點看熱鬧的情緒,有點不悅,但又覺得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其實也算好事,起碼大家關注到藝術了。”就這次展覽,他并不奢求所有觀眾的贊同,“從學術的層面上,《再水墨》很有價值;而從審美的層面上,有觀眾認同,也有觀眾不認同,這說明觀眾也需要學習。”傅中望甚至覺得“看不懂”才是正常的,“湖北美術館一直有多元的價值取向,我們過去的展覽,有傳統的、現代的、實驗的……我們要用不同類型語言的藝術作品去滿足不同的觀眾的需求。”
這次《再水墨》中的任何一幅作品,包括遭遇到神吐槽的作品,傅中望覺得:“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它可能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作品,但是一個有意義的作品。”
但被大多數人認為“看不懂”,到底有沒有一點點難堪?傅中望搖頭:“藝術是需要觀眾的,在某種意義上,它需要通過作品去啟發、去培育觀眾。就算有觀眾不了解、不認識、或因某種習慣經驗暫時不能接受,我們都要去推廣,看得多了就能明白。”傅中望淡淡地說了一句:“在北京、上海,這種展覽很多,那里的觀眾看了可能會更容易接受。”
網友評論:
@迷失在漆黑18:求懂藝術的給解釋一下……大家小時候晚上畫的地圖應該也能掛上去,保證都不一樣。
@-吧唧泡泡-:其實我這個俗人美院生,一直對過分藝術的藝術作品不能理解。不過那個什么的文案寫得高明,再無語的“藝術品”配上高深的說辭瞬間漲停板啊!
@風雨妖虹:前幾天去的上海外灘美術館也是這感受,以及以前去北京798工廠是同感,當代藝術和我不在一個次元,完全無法理解,還覺得各種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