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臨淄齊故城冶鑄遺存考古發掘與研究”項目負責人白云翔介紹,經過近兩年的發掘和研究,考古人員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齊國故城內的今闞家寨村南一帶發掘的遺址,證明是一處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的西漢時期的銅鏡鑄造作坊。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古代銅鏡鑄造作坊遺址。
白云翔告訴記者,鑄坑、水井、沙坑等一系列遺跡的揭露,以及100余件鏡范殘塊、鼓風管等鑄銅遺物的出土,為該遺址年代、性質和用途的判定以及漢代銅鏡鑄造工藝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白云翔向記者展示了保存相對比較完整的一個西漢初年的蟠螭紋鏡范、西漢前期的草葉紋鏡范,以及目前出土的一塊鑄件直徑30厘米以上的大型銅鏡的鏡范殘塊。這些均證明該鑄鏡作坊的生產年代是西漢初年到西漢中期。
據考古學家介紹,我國古代銅鏡到兩漢時期形成第一個發展高峰。青銅冶鑄業和鐵器工業的高度發達是臨淄齊故城戰國秦漢時期工商業繁榮的重要標志之一。
“臨淄齊故城冶鑄遺存考古發掘與研究”項目,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項目之一,于2011年正式啟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并聯合臨淄區文物局組成項目組實施。除鑄鏡作坊址外,還在齊故城內調查并確認年代為東周秦漢時期的鑄錢作坊址、冶鐵和鐵器鑄造加工等鐵器工場址等共計14處,證明齊故城的東北部是當時的一處以金屬手工業為主的“工業園區”。
臨淄地處華東山東省中部,臨淄齊故城是周代的齊國都城,也是秦代臨淄郡郡治和漢代齊郡郡治及諸侯國齊國的都城。(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