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店員一句輕蔑話語“你做三代也賠不起”,讓自稱“負二代”的窮酸小子邱長井奮發圖強,花了三十年時間,將打拚來的心血,投入古董藝品買賣、鉆研,至今收藏品多達二、三千件,眼看臺北故宮南院遲遲完未工,他搶先在故鄉布袋鎮,斥資蓋千坪(一坪約3.3平方米)博物館,要與大家分享他的寶貝收藏。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四十多年前,十二歲的邱長井念完小學五年級,就離鄉背井到外地討生活、當學徒。十七歲那年,跟著工班到一家古董店做裝潢,手不小心揮到一只花瓶,招來店員大聲斥責,“花瓶值廿萬,你做三代也賠不起。”
當時廿萬元在鄉下可以買廿甲地,讓身無分文的邱長井嚇了一大跳,當下立下志向,有朝一日一定要搞懂古董。結婚后,邱長井靠著變賣太太陪嫁金飾,買進第一只古董,從此夫妻倆一頭栽入古董世界,只要身邊有錢,就拿去買古物,除了建筑本業,也藉由古物買賣,逐漸累積財富。
“我無師自通,初期也吃了不少悶虧。”邱長井曾標會買了一只六萬元茶壺,經行家鑒定才知道被騙,經過多年鉆研,走遍世界各地,買賣數以千計的古董、藝品,蛻變成古物通。
長年旅居高雄的邱長井,一回和朋友閑聊,聊到臺北故宮南院講了這么多年還沒蓋成,友人建議他不如自己蓋個博物館,讓大家看看他私藏的珍奇。
眼看大陸這幾年吹起骨董收藏熱,一心只想把好東西留在臺灣的邱長井心想,“蓋博物館有教育意義,也可讓大家欣賞古物”,決定舉家遷回布袋,因緣際會找到一間荒廢十多年的千坪透天厝,花了一年半時間重新整修、裝潢,昨上午正式宣告“國宮博物館”成立。
邱長井自嘲是個憨人,沒有公家資源,也不是大財團、企業家,卻選擇回鄉克難蓋博物館,“絕對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一分對家鄉的情感。”(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