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堯臣,宜興人,生于1941年,隨紫砂名家吳云根學藝。四十余年的陶藝生涯,新品層出,風格韻秀而古樸。尤獨創之“呂氏絞泥”出神入化,堪稱一絕,海外有“壺藝魔術師”之稱,作品與“黃金爭價”,屢為故宮博物院、國務院、紫光閣等單位收藏。
一九七0年服務于“宜興紫砂研究所”,專事紫砂器的造型設計工作。此期間,新品層出:“竹爐茶具”、“竹圈酒具”、“玉帶壺”等作品屢獲全國陶瓷美術評比金獎、銀獎。于是呂有了“創作大師”之譽。
作品造型新穎別致,做工細膩嚴謹,深受紫砂同行和陶瓷專家贊嘆,并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以當代珍品收藏。
呂堯臣強于思考,觀察敏銳,紫砂制作技巧扎實。在三十多年的創作實踐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膽構思嘗試,結合紫砂特質加以創作。設計獨特出眾、奇趣無窮,整體造型比例恰當,意涵深刻雋永,配合獨樹一幟的制壺手法,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氣息,兼具傳統基礎的深度及現代感,并顧及實用性。
他善于總結前人經驗,結合個人敏銳的感觸另辟蹊徑,拓展創作題材,并致力于泥料的研究與實驗,發明砂壺絞泥裝飾工藝。絞泥工藝,是指將多種色泥混在一起,捏搓、拍打成片制作砂壺。其困難在于容易因色泥燒成速度各不相同,導致砂壺產生裂痕,這考驗作者對泥料、火候的認識與功力。絞泥裝飾有著類似宋代鈞窯窯變青瓷宛若生成、獨一無二的特殊效果,色彩變化多端,紋路流暢自然。呂堯臣開創此種裝飾技法的新河,為紫砂藝術更添光彩。
八十年代開始,呂堯臣及其子俊慶、俊杰,媳王黎明受聘于“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建立“呂堯臣陶藝工作室——醉陶居”,全部采用明清原始紫砂作法,制作紫砂陶藝作品獲得成功,成為中國最知名的陶藝家之一。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化日報、文匯報等新聞媒介屢有報道。
因其對中國陶藝的創造性貢獻,一九九二年呂被載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