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5年前,王明賢就與王澍相識,他把王澍稱作實驗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也是一直堅持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筑師之一。王澍的刻苦、克制與堅持被認為是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他堅持“實驗”十幾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完全沒有其他建筑師身上出現的“分裂”現象。
在王明賢看來,很多現代建筑和城市的關系很突兀,王澍獲得普利茲克獎,提醒了整個世界建筑界,中國有這樣一條獨特的建筑道路,對世界建筑而言是補充或者新的出路。王澍也表示,有一群建筑師,在做不起眼的建筑,這不是因為他們年輕或者分量不夠,而是選擇了一條反標志建筑和巨大建筑的道路,自己得獎是對這個群體的巨大鼓勵。
“我在學生時代已經很突出了,很多同學很羨慕我的工作狀態,但是他們又說,等我賺到錢或等我評上職稱了,我就像你一樣工作,”王澍意味深長地對記者說:“但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到他們賺夠了錢、評上了職稱,就已經在另外一王澍在杭州南宋御街陳列館內條路上走得太遠,無法回頭了。”(外灘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