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深化“五個五”黨建打造“三創三優”品牌系列報道之二
“通過黨建引領,到2021年,在全市7縣區中,力爭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追趕山陽縣,城鄉居民收入超越丹鳳縣,森林覆蓋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在全省80個縣中,綜合排名前進3個位次。”這是該縣深化“三創三優”活動,助推追趕超越立下的“軍令狀”。
今年以來,商南縣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趕超”的思路,立足“整體推進、全域提升”目標,以深化非公、農村、城市三大領域黨建為重點,全面推行“黨建+趕超”模式,引領各級黨組織在“經濟總量、脫貧摘帽、工業轉型”方面奮力追趕,在“全域旅游、城鄉建設、社會事業”方面加快超越,著力推進工業園區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旅游全域化、環境生態化、開放全局化。
非公黨建“給力”企業發展
加強非公企業黨建,既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也是實現非公企業良性發展的需要。近日,走進商南縣英良四皓酒業有限公司,看到公司里員工或在釀酒、或在驗酒、或在包裝,一片忙碌而又繁盛的景象。據公司總經理徐書武介紹,通過“三比三爭三帶”活動,培養了骨干員工16名,幫扶了貧困戶就業80余名,4月以來生產原酒1000件,產值50萬元,同比增產120%。
為了有效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該縣在非公企業中全面開展了“三比三爭三帶”活動,引導黨組織比作用、爭創先進黨支部、帶動企業效益上臺階,黨員比形象、爭當優秀共產黨員、帶動企業員工成骨干,企業主比境界、爭做開明開放業主、帶領更多群眾就業,組織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企業組團式、集約化發展,重點打造五個“百億”產業園區,完善壯大五大產業體系,形成以“園區為承載、大企業為支撐、集群化為方向”的新型工業體系。
“三比三爭三帶”活動開展以來,該縣200個非公企業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相互借鑒、競相趕超,有效推進了企業轉型升級。一季度,該縣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8.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億元。
農村黨建“加速”農民致富
“我鎮湘河村在‘兩力兩率’排查提升行動中被評定為‘差’類村,是因為村黨支部書記身體有病,不能正常履職。為了順利完成該村整頓提升工作,我們指導該村于3月底召開了村組干部會、群眾代表會、黨員大會等3個會,采取‘兩推一選’辦法,已初步確定村黨支部書記候選人。”湘河鎮組織干部陳虎說道。
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是推進農村發展的固本之舉。為了充分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商南縣集中開展了貧困村黨支部“兩力兩率”排查提升行動,進一步規范黨組織設置,健全完善干部關愛、培訓、管理、考核“四項機制”,全面加強鎮辦黨委書記、村級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骨干隊伍”建設。扎實開展“五強支部、五優書記”創建活動,采取公推公選一批、教育提升一批、實踐培養一批、組織選派一批、典型帶動一批的辦法,選優村級班子成員。強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
據了解,該縣于4月8日完成了“兩力兩率”排查提升工作,評定好類村7個、較好類村47個、一般類村13個、差類村2個;創建“五強班子”22個,培養“五優書記”26名。截至目前,全縣新建核桃園1萬畝、標準茶園1.5萬畝,發展馬鈴薯5.5萬畝、糧食作物9萬畝、食用菌5000袋、狝猴桃3000畝、中藥材4.2萬畝、生豬17.5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