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景區景點建設差距較大。景區景點建設滯后,游客接待能力低下,可進入性差,影響旅游質量;景區內的服務設施不足,小型服務設施缺乏,游客購物困難;安全設施存在隱患,危險地段警示標識不明;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滯后,景區導游人員嚴重缺乏。
4、旅游規范管理亟待加強。旅游安全管理存在隱患,風險控制、隱患治理工作滯后;旅游資源管理、規劃建設、執法檢查亟待加強;旅游商品質量、價格亟需整治,旅游市場規范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需要提高;市民素質教育亟待加強,群眾觀念教育、素質教育、誠信教育、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出租車市場治理整頓還需加大力度,不打計價器、亂要價等宰客現象時有發生,司乘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陜南突破發展會議精神,全力打造陜南山水旅游精品線路,把鎮安建成以自然生態、山地森林、峽谷溪澗、水上湖泊為特色,融栗鄉文化、嶺南文化、穆斯林文化為一體的商洛旅游服務中心,建成穿越秦楚古道的陜西旅游強縣。為此,我縣旅游開發工作的思路是:一是以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為重點,打造生態旅游品牌。木王國家森林公園濃縮秦嶺旅游資源的精華,是集旅游、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科普教育、探險娛樂的理想之地,今年完成3A級景區申報工作,力爭到“十二五”末,將其打造成為5A級景區。二是以旬河水電開發為契機,打造陜南水上游樂品牌。旬河風光以及水力資源開發形成的人工湖面,將是距離西安最近、最大的水體景觀,將會吸引眾多游客。三是以發展栗鄉農家樂集群為載體,打造休閑度假旅游品牌。鎮安屬北亞熱帶濕潤、半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暖濕潤,環境優美宜人。鎮安農家樂必將成為久居都市的人們“住在農家、吃在農家、玩在農家”休閑度假的理想樂園。四是以發掘秦楚古道人文古跡為依托,打造歷史文化旅游品牌。鎮安歷史悠久,作為歷史上秦楚的過度地帶,南北文化的交匯地,遺留了大量的歷史文化古跡,開發這些人文古跡和地方文化,定會滿足廣大游客休閑觀光、研究歷史民俗的需求。五是以建設秦嶺自然歷史博物館為龍頭,打造山地運動、科考探幽旅游品牌。我縣黃家灣鄉一帶河流沉積層中發現了一百萬年前罕見大規模肉食類動物群化石,對于恢復秦嶺地區的古環境,分析和了解我國動物的地理分布具有重大意義。在進一步拓展發掘的基礎上,我們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建設秦嶺自然歷史博物館、北陽山喀斯特地質公園(兼溶洞探幽、科考和周邊穆斯林文化體驗為一體)、國家戶外山地運動基地(山地攀巖科考)和嶺南栗鄉民俗文化體驗基地,使鎮安成為都市山地科考、山地運動和探秘獵奇愛好者的理想之地。六是以板栗等農副土特產品為主導,大力建設綠色旅游商品基地。鎮安本土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林產品、畜產品、名貴藥材產量大,品質好;手工編制、根雕奇石、花木盆景藝術性高,較為獨特,依據豐富的地方土特產品,把鎮安建設為綠色旅游產品基地前景廣闊。
我縣旅游產業開發工作對策
旅游產品開發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的服務體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來包裝。因此,鎮安必須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力度,提高服務接待水平,推動旅游產業突破發展。
加快道路交通建設,構建快捷便利的旅游線路。以西康鐵路、西康高速為主線,全面抓好通鄉油路、通村水泥路和農村通達工程建設,完善全縣各級道路標識,加快推進旅游道路和交通干線的綠化、美化,完成重點旅游景區與交通主干道連接道路的提升改造,提高縣道及景區道路通行承載能力。以完善道路為基礎,積極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產品與線路,形成一日游、二日游或三日游線路,真正把鎮安建設成省際旅游線路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