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懷玉
執行能力建設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特征和關鍵所在。要把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轉變為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就必須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抓執行、促落實,以身作則,躬身立行,率先垂范引導執行行為,團結協作凝聚執行能力,努力創造一手抓科學決策、一手抓執行的良好局面。
切實增強科學決策和科學執行能力,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增強科學決策的能力。要立足實際謀劃發展思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審視發展戰略,切實把循環經濟理念貫穿于率先突破發展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完善思路、調整部署、破解難題,搶抓機遇爭項目,突出特色調結構,統籌發展保增長,改善民生促和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出一條適合山陽縣情、富有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
第二,增強抓項目、保增長的能力。必須緊緊抓住國家擴內需、增投入的機遇,圍繞主動跟進、積極融入、輻射帶動思路,以關中—天水經濟區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集中資源爭項目、內聯外招引項目、多策并舉建項目。圍繞現代材料、現代中藥、基礎設施、生態旅游等重點,加強項目的策劃、篩選、推介和包裝,以兩大工業園區為載體主動出擊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具有規模效益的重大項目;對已列入省市重點項目編制計劃的項目,要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進度;在建項目上要狠抓落實,嚴格實行項目包抓“五個一”責任制,實施項目檢查、通報、觀摩督查推進制度,嚴格獎懲兌現,確保項目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第三,增強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加快三個萬畝核桃科技帶動區、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和九眼蓮、食用菌、設施蔬菜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穩定發展藥、果、畜、茶、特色農產品“五大產業”,推動145個“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向“一鄉一品”、“一縣一業”發展,形成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的產業集群。圍繞壯大勞務經濟,加大農民培訓力度,推動勞務輸出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加快發展訂單勞務,發揮能人帶動作用,著力打造以“山陽建筑技工”為重點的勞務品牌,以品牌占領市場,實現全年穩定輸出勞務10萬人,創收5億元。同時積極引導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圍繞新農村建設,建立資金投入機制,以41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為依托,以24個整村連片開發為基礎,整合項目資金,集中技術人員,全面落實鄉鎮包扶、縣直部門幫帶和干部包抓責任,突出抓好10個新農村試點示范村建設,典型帶動。
第四,增強保民生、解難題的能力。圍繞辦好民生八大工程和“十件實事”,建立健全管長遠、打基礎的社會保障體制,以教育“兩創”、“營養早餐”計劃和計生“創優”為重點,提高服務水平,營造和諧環境,科學嚴格管理和使用民生資金,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落實重點案件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實行點名接訪、約訪和定期下訪,推行縣委書記大接訪和首問首訪負責制,健全縣鄉村三級排查調處、化解銷號、責任倒查追究等信訪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好因城鎮拆遷安置、惠農政策兌付、高速路建設、企業改制等引發的不穩定、不和諧因素,積極化解矛盾、化解難題。圍繞安全生產、“平安山陽”創建等工作,強化各級干部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將每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定期督促檢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種防范措施,加強對高危行業和公共安全的監管,堅決遏制特重大事故發生。(作者系中共山陽縣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