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毫不動搖地推進財稅金融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資金保障能力
大力培植財源抓增收。要重點抓龍頭企業,重點抓主導產業,培植、建立骨干財源、群體財源、新興財源、后續財源體系,優化財源結構,夯實財源根基,真正實現財源能夠滾滾而來。進一步延伸財稅金融部門包抓骨干財源制度,落實財稅金融干部包抓財源建設責任,加強鄉鎮財源建設目標任務考核,形成抓財源建設的合力。切實加強稅收征管,堅持大小稅并舉,今年特別要加強零散稅征收和非稅收入管理,依法打擊偷稅、騙稅和逃稅行為,堅決杜絕征管漏洞,依靠群體財源的應收盡收,力保財政總收入3。41億元目標的實現。
優化財政支出保運轉。今年財政減收因素明顯增加,全縣上下都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保增長、保民生作為中心任務,切實加強財政性資金管理,堅決控制會議、文件、招待、考察等非工資性支出零增長。全面加強財政、審計監督,進一步強化對民生支出、工程建設等資金專項監察和隨機抽查審計,切實維護財經紀律,確保資金安全。
加強金融服務促發展。認真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引導金融部門拓展信貸領域,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信貸投放力度。積極組建城投公司、小額擔保信貸公司等投融資機構,建立貼息、擔保、參股投入引導機制,創建財政資金跟著信貸資金走、信貸資金跟著民間資金走、民間資金跟著項目走的良性機制,形成多元化投資良性機制。進一步開辟金融新工具,積極探索產品擔保、經營權擔保、有價證券擔保等新的信貸擔保方式和風險補償機制,著力打破抵押難、擔保難形成的貸款難瓶頸。建立金融部門服務地方經濟考核評價體系和公開評議辦法,激勵各金融部門有效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全年實現貸款投放增長30%以上。
七、毫不動搖地推進文化強縣戰略進程,進一步發展公共社會事業
優先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決按照小學撤并從寬,初中撤并從嚴,高中教育向縣城集中的原則,全面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實現洛南教育大跨躍。要大力實施“名校、名師、名科、名課”工程,完善城鄉交流的機制和辦法,努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要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投資5023萬元,完成四皓中學、張坪小學等17所學校建設工程,建成八里中學、駕鹿小學等4個新農村新衛生校園試點項目,麻坪中學、洛源中學等5所標準化寄宿制學校。繼續鞏固兩基成果,嚴格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完成20所薄弱學校改造任務,撤并33所小學及教學點,新建兩所九年制學校。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突出抓好“雙師型”職教隊伍建設和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完成職教招生2100名,“人人技能”工程培訓1500名,農村實用技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73萬人次。力爭創建1所省級、3所市級“平安校園”。完成2所省級、3所市級示范學校,30所縣級實驗教學“遠教”應用示范學校和1個省級教育強鄉鎮創建任務。
不斷完善醫療衛生體系。加強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機構建設,強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縣中醫院綜合樓主體、洛源、保安等12個鄉鎮衛生院擴建和器械裝備。積極實施“名院、名科、名醫”工程,采取代訓、交流、實習等多種方式培訓鄉村醫生,著力解決基層、社區醫不行、藥不全、小病不愿去等突出問題。扎實推進標準化村衛生室創建,認真搞好社區衛生服務試點。進一步完善新農合醫療制度,著重在大病限額、小病普惠、醫患和諧上想辦法、定措施,保證受益面到邊到沿。要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提高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力爭創建3個衛生鄉鎮、30個衛生示范村、1000個衛生示范戶。
大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繼續圍繞活動有陣地,隊伍有實力,演展有設施,成果有精品,省市有獎項的目標,堅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兩手抓,更加主動、更加有力地推動文化強縣建設。繼續推進改造劇院、盤活影院步伐。完成靈口、三要等5個鄉鎮文化站和10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繼續實施“村村通”工程。支持開展各類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活躍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組織開展建國60周年系列慶典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推進和諧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河洛文化資源,策劃、包裝、推介倉頡造字、漢字故里文化旅游項目,著力打造倉頡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