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構建和諧商州上取得新突破。民生是和諧之本,穩定之基,構建和諧社會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切實做到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以民生促和諧。大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廣泛開展“民生二十問”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全面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農村五保供養、特困戶救助、大病醫療救助、農村養老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做到應保盡保,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高度重視農村教育事業,努力提高教育的普惠性;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做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不斷增強城鄉衛生服務功能,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牢固樹立“第一要務抓發展、第一責任保穩定”的思想,認真研究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著力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樹立解決問題才能沒有問題的理念,高度重視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創新信訪工作機制,堅持抓基層、抓基礎、抓排查,變上訪為下訪,變被動為主動,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妥善解決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盡最大努力把問題和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一控四降”目標的實現。認真貫徹“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繼續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各類經濟犯罪和刑事犯罪,始終保持對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種防范措施,扎實開展專項整治,強化監督管理,消除各類隱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提升黨建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各級班子自身建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形成團結和諧、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著力用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促進發展。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加大干部交流和公開選拔力度,努力建設團結有力、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一流團隊。要用創新手段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力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不斷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當前的重點是,不斷深化“商山深處黨旗紅”和“富民和諧”黨建主題活動,以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為動力,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選聘大學生和選派機關干部到農村任職等措施,優化村兩委會班子人員結構,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選配到兩委會班子中來,把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選好配強;認真開展好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四個實踐”,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一事一議等制度,依法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四務”公開,切實解決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改進農村社會管理,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構建新型農村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把鄉鎮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加強社會管理、發展社會事業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深入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活動,抓好農民普法教育,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和農村應急管理機制,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