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長雷二虎“十二五”規劃訪談
記者:洛南縣“十二五”面臨的發展機遇在哪里?
雷二虎:“十一五”期間,洛南發展孕育了三大方向性深刻轉變,進入工業化初級階段,進入城鎮化初級階段,進入現代農業新階段。“十二五”時期,洛南正面臨著四大升級轉型:經濟板塊由“陜南區”向“關天區”轉型,產業形態由“農業型”向“工業型”轉型,發展空間由“盆地封閉型”向“四周放射型”轉型,行政體制由“市轄縣”向“市轄市”轉型。
記者:洛南縣“十二五”的發展思路是什么?
雷二虎:未來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融入“一區三圈一廊”,繼續實施生態立縣、產業興縣、工業強縣三大戰略,全面落實開放帶動、項目帶動、城鎮帶動、科技帶動四大舉措,奮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歷史進程,奮力實現“一市三基五業”宏偉藍圖。也就是加快建設關天經濟區三級城市,傾力打造關天經濟區現代材料基地、綠色特產基地、生態旅游基地,著力培育礦產加工業、綠色特產業、生態旅游業、醫藥化工業、造紙加工業五大產業。
記者:洛南縣“十二五”發展目標是什么?
雷二虎:定性地講,就是躋身商洛強縣、陜南大縣、關天中等縣。定量地講,就是縣域綜合實力、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城鎮化水平上臺階,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收入實現翻番。
記者:洛南縣“十二五”都有哪些發展措施?
雷二虎:首先是加快建設關天經濟區“三級城市”,按照宜居、生態、園林、旅游、避暑建設城市,圍繞“華山夏都”、“漢字故里”兩張王牌,全面打造明星旅游城市、關天知名三級城市。
其次是傾力打造關天經濟區“三大基地”。著力培育“三六九”企業艦隊,建成與關天制造業優勢互補的現代材料基地,“十二五”末,工業總產值達到150億元以上,工業化率達到35%。并傾力打造綠色特產基地,不斷壯大“洛豬”、“洛桑”、“洛果”、“洛煙”、“洛薯”五大洛牌特產基地,打造“省市大縣”,建設關天經濟區農業強縣。將依托“華山夏都”、“漢字故里”、“河洛文化”、“山青水秀”、“涼、爽、潤”等諸多優勢資源,把洛南打造成生態旅游基地、名星旅游城市。圍繞三級城市目標,加快發展勞務培訓、文化會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大力實施生態旅游服務、西安第二生活區等現代服務業十大工程。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3億元,占GDP比重35%,從業人員10萬人。
第三是著力培育關天經濟區“五大產業”。將堅持五業并舉,力促五業騰飛,著力做大、做長、做粗、做壯、做強五大主導產業,支撐三大基地,支撐三級城市,支撐縣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到“十二五”末,使礦產加工業達到100億元,綠色特產業20億元,生態旅游業30億元,醫藥化工業10億元,造紙加工業20億元。(本報記者 李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