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周建國 周思龍 熊啟江 周銀祥)商南縣按照“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優質發展高中教育、創新發展職業教育”的總體思路,在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實現了各類教育高質量、高水平協調發展。
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商南縣采取新建、閑置校舍改(擴)建幼兒園、住宅小區配建幼兒園等辦法,籌資5000萬余元,征地46畝,共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9所,有效破解了城鄉幼兒“入園難”問題。各幼兒園活動場地全部軟化,教具、玩具及電教設備一應俱全,每個教室融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為一體,沙池與種植角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富有童趣的文化氛圍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目前,建成省級示范幼兒園1所、省頒Ⅲ類標準幼兒園19所,13個鎮均建有中心幼兒園,村級幼兒園(班)覆蓋全部行政村,構建起了縣、鎮、村三級學前教育網絡。全縣學前三年、二年、一年入園率分別達到80.2%、85%和92%,實現了普及學前教育目標。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受到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義務教育高水平。在順利通過國家“兩基”復驗后,商南縣將義務教育的發展目標定位為優化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和普及水平。2008年以來,投入3.98億元,按照“建一所、成一所”的思路,改造薄弱學校38所,創建標準化學校15所、寄宿制學校68所,打造校園文化典型學校19所,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均衡發展快速推進。高度重視“保學控輟”工作,進一步落實了縣、鎮、村、組“保學控輟”的責任,實行目標考核及一票否決制,確保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特殊學生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全面落實“兩免一補”、“營養改善計劃”、進城務工及落戶農民隨遷子女入學等惠民政策,義務教育入學率均達100%,小學無輟學,初中輟學率為0.41%。關注、重視特殊教育,力保特殊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85%以上。目前,義務教育辦學水平、教育質量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均顯著提高。
高中教育高質量。為優先普及高中教育,商南縣在人、財、物等方面傾力支持高中教育擴容提質、加快發展。籌資1.1億元,為縣高級中學征地近百畝,實施了10大校建工程,新建樓房3幢、實驗室10個、高標準體育場1個、大小園林8個,改造樓房3幢,建成了文昌閣、文化廣場、勵志長廊、名人雕塑等人文景觀,種植名貴樹木6000余株,綠化面積4.6萬平方米,校園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風景如畫。2011年,學校在歡度70華誕之際,創建為陜西省示范高中,躋身于三秦名校之列。堅持高點定位,大膽決策,大手筆建設,投資2.6億元建成了硬件設施全省一流的鹿城中學,商南在商洛市率先實現了高中教育全部進城和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標,也使城區初中“大班額”問題得以解決。各高中學校嚴謹治校,強化管理,辛勤耕耘,教書育人,全力提高教育質量,2008年以來,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被“985”工程院校錄取人數連續5年位于全市前列,萬人比連續27年雄踞全市第一,商南縣連續5年榮獲商洛市提高高中教育質量先進集體。高中教育的飛速發展,為提高商南人口素質、造福于商南人民及其子孫后代、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職業教育創特色。商南縣按照“政府統籌、資金捆綁、陣地共建、資源整合、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在順利完成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成立職教中心后,縣政府多方籌資,為縣職教中心新建了教學綜合樓、實驗實訓樓和實訓基地,招聘了專業教師,使職教基礎能力不斷增強,辦學條件顯著改善。目前,開設有計算機應用、茶藝與旅游等11個專業。堅持實行校企聯辦、院校聯辦和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與5家企業開展頂崗實習,與3所高職院校聯辦大專班,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有效提升了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進一步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縣職教中心先后創建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陜西省示范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為當地培養了大批實用技術人才,有效促進了農民脫貧致富和縣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各類教育的快速協調發展,滿足了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為加快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