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記者慕名到雙喜村采訪時,陳濤正在和81歲的空巢老人田良壽談心。
商洛日報訊(記者馬澤平)昔日背靠大山,面臨旬河的鎮安縣廟溝鎮雙喜村,網絡不通、電壓不穩、經濟薄弱,村民年年修路,年年被水毀……可如今,道路暢通不怕水,村民在家能上網,留守老人有托管,產業興旺百姓富……
修路拉網得民心
2010年,不到25歲的陳濤公選為雙喜村村支書。初上任的陳濤和村干部商量想辦法給村里把網絡拉上,陳濤多次到市縣電信部門跑項目。現在村里20多家都接了電信網,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村民文化生活豐富了,眼界開闊了,更重要的是村民第一次能足不出村就在村醫務室進行門診合作醫療報銷了。
2011年,陳濤踏著泥濘的黃泥路到雙喜村六組走訪群眾,一個村民故意裝作不認識陳支書,大聲說,“龍鳳村撤并到雙喜村了,指望才來的支書娃娃幫我們龍鳳修一條像樣的路,看下輩子咋樣。”陳濤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當天就到前任村干部家里了解到,3公里多的路基太低,幾屆村組干部想改線路,但阻力很大,就只好就在舊路上修修補補,所以年年夏季一漲水路就毀了。陳濤向上面爭取項目,可是龍鳳溝被一條旬河阻隔,溝里產業又達不到規模,只好擱淺。
為了修出一條像樣的路,在沒有一分錢的情況下,陳濤給幾個熟悉的朋友說好話,請來挖掘機將路基墊高。村民看到這次村支書修路動真的,積極性就很高。路修到孫玉厚老人的道場前,需要占用老人的菜園地和他自己花錢請鉤機修建的一道堅固的道場坎。陳濤就帶領村干部親自找到他說明情況,70多歲的孫玉厚就說,“我娃子以前也是組干部,道場石坎隨你拆,拆下的大石頭做新路路基,算是我作的一點小貢獻。”就這樣,五六組的村民也都紛紛高姿態表示后續路面輔助工程,他隨叫隨到。鎮政府領導聽到這事后專門組織村組干部現場觀摩,大家都沒想到眼中的娃娃支書沒有他們的安排主動圓了雙喜村龍鳳溝近千人多年的通路夢。
留守老人貼心人
大量的青壯年都要在外打工,留下的老弱病殘在家里,空巢老人、留守婦女、五保老人一旦有個大病小痛怎么辦?為了讓空巢老人和五保戶困難時有人照顧,陳濤想到了托管的辦法。他組織村組干部分片包抓對空巢老人和五保戶實行一對一托管服務,村組干部定期到這些老人家里了解情況,及時把重病空巢老人送醫院治療。2012年夏天,各村都在給老人辦理養老保險,雙喜村20多個老人由于沒有戶口本、身份證等問題無法辦理,子女又在外地打工不能回來。這些證件重新辦理要到60公里以外的云鎮派出所,許多老年人暈車不說,還不知道云鎮在哪,再加上交通不便,來回三兩天都不一定能辦得下來。陳濤支書就讓村組干部將那些空巢老人的證件收上來,自己開車到云鎮整整花費一天的時間才給那些老人補齊了欠缺的證件。
去年冬天,村里五保戶晏玉堂在山上干活不小心摔下山崖,生命垂危。陳濤電話得知后,立即組織村民將晏如堂抬了12公里才轉移到交通便利的公路邊,自己找車親自連夜將老人送到縣中醫院治療。陳濤專門在村上請人來照顧老人,沒人的時候,便親自在醫院照顧。
建栗園種烤煙
如何讓雙喜村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發展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初次擔任村支書,陳濤在苦苦思索后,決定從振興產業入手。
雙喜村地處鎮安廟溝鎮西北部,山大人稀,退耕還林后村里大部分坡地成了板栗林。由于板栗市場價格時高時低,加上外出務工比家里搞農特產業要快,許多村民都把板栗林荒廢了。為了建好板栗園,一到農閑他就帶領村組干部組織村民對板栗林進行科管。2012年,鎮安板栗正遇上小年,病蟲災害嚴重,有很多村鎮板栗都顆粒無收。雖然板栗市場價高,村民手中無貨,但是雙喜村的400多畝板栗由于科管及時,并使病蟲害預防到位,收入近萬元的板栗大戶超過了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