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王昕)流轉了百余畝山地、放養了百只布爾山羊、栽種了櫻桃和核桃,崔偉宏在飽受貧窮的煎熬后,終于撥云見日,生活有了奔頭。通村水泥路盡頭,步行約2公里山路,半坡上住著幾戶人家,三間土房里,癱瘓在床的老母親盡管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對兒子的愛和情,但從老人的眼光中可以看出對生活的感慨。
在黃魚溝長大的崔偉宏打工搞過裝卸、上山采過藥材、外出經營運輸、進城販菜賣菜,嘗盡了生活的煎熬。"雙包雙促"活動的開展,讓他重新燃起了新希望。這個昔日貧窮落后的小山溝也因櫻桃而熱鬧了起來。
初回第二故鄉
"雙包雙促"是商洛市創建的以"部門包村、干部包戶,促村域經濟發展、貧困戶脫貧,促干部作風轉變、能力提升"為內容的精準扶貧新模式。今年3月,商州區會計核算中心主任趙永利帶著這一工作任務走進了黃魚溝。
陽春三月,黃魚溝綠意盎然,整齊蔥郁、結滿花骨朵的大櫻桃樹在風中搖曳著。這個村位于商州區三岔河鎮飲峪川流域分支的一道山溝里,主溝蜿蜒4公里,沿主溝外圍數道小溝,呈"非"字形分布,這個村因溝命名,也因溝致貧。全村不足千人,1400余畝耕地多數是坡耕地,近8000畝山林多數是雜木林,屬典型的資源稀缺山區村。
和村支書張寶林一起,趙永利在村上走訪了整整一天。"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清晰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被那份久違的鄉情厚實地包圍著。""故鄉"這個溫暖的詞不覺鉆進腦海,潛進心頭。
以后的9個月,他便隔三差五來到村上,和群眾共同編織適合黃魚溝的致富夢。"這里儼然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他還新結了兩家親戚,一個是當時還在為溫飽著急的孝子崔偉宏,一個是被歲月抹去光華的農村婦女崔會芹。
和"親戚"談信任
聯系群眾就要攀親戚,交朋友。
一次偶然走訪,聽到66歲的村民李景良陪著骨折的老伴去城里看病后,趙永利便急忙打聽事情的緣由。原來,老李的兒女都落戶外地,屋里就剩老倆口相依為命。老伴兒體弱多病,出門下臺階時一不小心,滑落下來,摔斷了小腿,已經住院一月有余了。
"幾時能出院?村里鄰居去探望了沒有?問問看他還有啥困難,我們能幫上忙不?"一連串的問題,讓張寶林都有些不好意思。
幾個月的包扶歷程,讓趙永利和群眾彼此間建立了信任,互相加油打氣。群眾也從一開始的新鮮、期待和懷疑轉變到了依賴、期盼和真誠。就連崔偉宏這個老煙民都在趙永利的勸說下戒了煙。
細節中見證了信任。這條紐帶也成了聯系群眾的重要法寶。經過彼此間的溝通,那份深厚的感情也為工作注入了潤滑劑。初冬時節,村上的基礎設施工程全面開工,施工機械的轟鳴聲打破了山溝的寧靜。
張寶林說,群眾從內心感謝這些包扶干部,他們是真心實意為群眾著想、設身處地為群眾辦事、敢說敢做的硬扎干部……
包扶的不歸路
10月22日,秋高氣爽。上午10時許,百姓問政三岔河鎮問政現場會舉行。區直5個部門和三岔河鎮黨委負責人接受了問政,300名群眾在家門口就熱切關注的突出問題進行咨詢和質詢。問政者拷問"辣味十足",讓被問者"如坐針氈"。"大櫻桃"成了百姓問政活動當仁不讓的明星。
- 相關閱讀
-
無相關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