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打牢有序的“底子”。開展“流動攤點”專項整治。對轄區路段流動攤點情況進行排查,合理規劃設置市場,劃定重點管理路段與區域,實行定期不定期巡查,通過聯合執法,著力打擊占道經營等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開展“五小行業”專項整治。對小餐飲店、小浴室、小網吧、小歌舞廳、小旅館實行“日檢查、旬調度、月評比”機制,堅持暗查與明查相結合、普檢與抽檢相結合、日檢與夜檢相結合、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著力整治“五小”行業“臟、亂、差”現象,不斷提升城市品味。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嚴格落實《中心城區違法建設查處暫行辦法》,進一步夯實基層鎮(辦)、村(社區)責任,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對違法建設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起,著力營造有序的建設環境。
三要織就文明的“里子”。大力實施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重點開展好“全民學習工程、文明形象工程、環境優化工程、文化育人工程、滿意服務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五大工程”,從守序排隊、信守諾言、不亂吐亂扔等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底線抓起,教育廣大市民自覺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不斷增強市民共建幸福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著力營造文明的社會環境。
四、發揮城市“名片”效應,開拓市場樹品牌
用活、用好秦嶺最美是商洛、生態宜居到商洛、山地農產在商洛三張“名片”,發揮品牌效應,推動中心城市發展。
一要唱響“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打開城鄉旅游市場。借力“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加快建設精品旅游景區。重點打造以休閑度假游為主題的江山景區、蟒嶺綠道生態景區和大溪谷生態頤養園;加快實施以文化體驗游為主題的商于古道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盡快啟動一期韓愈祠景區古道、古關建設;依托“中國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品牌賽事和中心城市景區公共自行車系統,組織開展以享受城市慢生活為主題的中心城市景區景點游系列活動,進一步激活中心城區旅游;大力推進以特色鄉村游為主題的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江山、紫荊峪、梁坪、王山底、何家塬、黃魚溝等一批特色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
二要打好“生態宜居到商洛”品牌,激活城鄉消費市場。統籌做好中心城區水、電、氣、路、視、訊、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加大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休閑、養生、健康產業,打造商州特色健康養生品牌,吸引更多人群移居商州,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力和對周邊區縣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生態旅游與生態宜居相生相融的新型產業體系和消費市場。
三要圍繞“山地農產在商洛”品牌,拓展地域特產市場。依托“果、畜、菜、藥”四大農業特色產業,進一步擴大基地,提升水平,著力做特做優現代農業。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大力支持秦土地、佳騫等現代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創新突破發展,持續培育壯大商洛特色農業“八大件”,打造一批具有商州地域特色的田園觀光農業區,使商州成為秦嶺高山生態食品藥品生產供應基地,打響“山地農產在商洛”品牌。依托農產品渠道建立的品牌優勢和市場資源,利用目前正在積極打造的168“互聯網+生態商州”電商平臺,進一步打開工業品和旅游三產市場,走出一條商州特色的三產融合式發展之路。(張 國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