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熊德海) 每天信訪接待大廳熙熙攘攘,信訪接待日的縣級領導細心傾聽群眾的心聲,針對來訪人員反映的問題,親自講政策、講法律,批示相關職能部門迅速調查核實,拿出處理意見,并要求將意見第一時間反饋給來訪者。這是鎮安縣堅持三級聯動抓化解,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縮影。據悉,今年上半年全縣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92起,調處492起,調處率為100%,調處成功491起,成功率為99.8%,防止群體性械斗3批36人。
新模式引領新格局
王家坪村的老張說,“原先有個事要跑到鎮上找人處理,現在真省事,足不出村就能把問題調解了。”
鎮安在縣鎮村逐級建立矛盾糾紛調處機構,實行關口前移、逐級預防、上下聯動,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預防化解處理模式,讓群眾反映問題在村上有人調解、鎮上有人受理、縣上有人解決,確保矛盾糾紛級級有人管、層層有人抓。
據了解,全縣投資320萬元,僅在村一級投資高達180萬元。在全縣208個村(社區)建立規范化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由村支部書記任主任,村(居)委會主任為副主任,其他村干部、各村民小組組長及老黨員、離退休老干部為成員,村文書具體負責日常接待,并按照轄區人口每25-30戶推選一名調解中心戶長和信訪信息員,對定期排查出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調解,未能調解的上報村委會進一步調解,盡量將問題消化在萌芽狀態。鎮一級投資40多萬元,在全縣19個鎮建立矛盾調處中心,由鎮黨委書記任主任,司法、綜治等單位干部具體負責日常群眾來訪接待,其成員單位,具體負責案件辦理;鎮紀委書記、監察干部負責案件督查督辦。縣一級投入100多萬元,建立縣信訪大廳,設立綜合協調、項目環境保障、三農、體改和社會保障、涉軍及社會救助、社會事業、涉法涉訴、督查督辦等八個工作部和接待室、警務室、信息調研室三個工作室,一個教育學習中心,一條“12666”信訪投訴熱線,并在電視臺開設“析理說案”欄目。所有來縣上訪統一歸口信訪大廳接待,由綜合協調工作部將受理的信訪案件進行立案歸類,根據案件性質分別轉交其他六個工作部負責辦理,同時交由督查督辦工作部負責跟蹤督辦,確保了案結事了。上半年,全縣受理群眾來信來訪264件,同期相比下降13.7%,立案67件,結案56件,初信初訪受理率100%,案件辦結率達到84%以上。
新舉措推動新發展
縣上采取突出群眾利益、接受群眾監督、堅持事要解決、增強辦案合力四大舉措,不斷加強和改善群眾工作,努力化解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向縱深開展,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縣上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和教育等手段,通過公開聽證、集體會商、復查復核、政府救助、心理疏導、24小時開通信訪熱線、行風評議群眾監督等多種方法化解問題。訴求合理的,要做到及時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要做到教育穩控到位,每一件矛盾的處理都要做到案結事了、問題解決、不再反復。縣上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解決依法無據、于情有理的困難群眾特殊疑難糾紛問題。目前,共撥付專項資金135萬元,為困難群眾解決特殊疑難問題11起。為了提高結案成效,縣上采取逐級預警、分級負責、分類處理、掛牌督辦、定期通報等形式,將化解疑難矛盾糾紛責任橫向到部門、縱向到鎮村(社區),推動依法按責及時妥善處理,聯席會議抓大放小,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形成了強大合力,使更多的社會矛盾從源頭上得到預防、在萌芽狀態得以調處。
新機制激發新活力
“調解的是矛盾,調順的是民心,調出的是和諧,調穩的是執政根基。”鎮安縣通過健全三級聯動、三調對接、行業調解、以獎代補、資金救助、人員培訓六項工作機制,推動社會矛盾化解。
縣上充分發揮村級調委會、鎮調處中心、縣信訪大廳三級調解組織的作用,以圍繞中心抓化解、力促鎮安大和諧為主題,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大化解活動,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對接”的工作體系,確保矛盾糾紛防范于未發、化解于萌發、治理于村鎮,確保“小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鎮、矛盾糾紛不上交”。
針對近年來醫患糾紛、涉法涉訴、征地拆遷等領域引發矛盾上升的趨勢,成立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刑事和解調解委員會、午峪工業園區調解委員會等行業性調解組織,制定行業性調解委員會工作規則以及《調解申請書》、《受理報告》、《不受理告知書》等規范性文書,保證調解工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目前,全縣共化解醫療糾紛15起、和解刑事案件5起、化解村企征地糾紛2起。縣財政每年預算500萬元專項基金,對村級調委會人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實行“以獎代補”,提高了村組干部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政法各部門對近年來的涉法涉訴案件進行排查摸底,明確責任,落實涉法涉訴和困難群體執行救助資金各10萬元、刑事特困人員求助基金15萬元,解決了一批執行、信訪、特困刑事被害人的生活困難問題,實現了無中省交辦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和“一控四降”目標。結合業務特點,組織公安、法院、司法、黨校等部門撰寫專題培訓材料,采取集中授課、現場觀摩等形式,分期分批對全縣208個村(居)調委會和治保會、3299個治安中心戶長進行業務輪訓,進一步提高了基層“兩會一戶”人員做好新時期矛盾糾紛化解、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