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邢 靜
近年來,鎮安縣積極響應國家實施碳中和、碳達峰國家戰略號召,用好“中國康養之都”“中國板栗之鄉”等“國字號”招牌,聚焦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大力推進“林業+”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共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鎮安作為全省重點林區縣之一,農林資源十分豐富,全縣森林蓄積量166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8.5%,林地面積達466萬畝,其中有林地356.61萬畝、灌木林15.73萬畝、疏林地17.76萬畝、人工造林75.9萬畝。農林特產主要有板栗、食用菌、魔芋、核桃、茶葉、藥材等資源,特色農林產品種植規模100多萬畝,植物品種1300多種,被稱為“中國板栗之鄉”。
實施“林業+特色產業”,豐富綠色生態產品,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突出板栗、核桃、中藥材、畜牧養殖四大傳統產業和茶葉、蠶桑、食用菌、魔芋四大特色產業,建設60萬畝板栗產業帶、30萬畝核桃產業帶、10萬畝茶葉產業帶,發展林下中藥材10萬畝、林下魔芋5萬畝、林下養雞100萬只、林下養豬35萬頭。
實施“林業+康養旅游”,圍繞打造全市“中國康養之都”戰略目標,培育旅游康養產業,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成木王山、塔云山、金臺山3個4A級景區,云蓋寺古鎮、童話磨石溝2個3A級景區。有游客接待中心5個,相繼舉辦高山自行車、攝影大賽等旅游賽事活動,年均接待游客800萬人次,“來安去安·小城鎮安”成為鎮安旅游的響亮名片。
實施“林業+龍頭企業”,提高生態產品附加值,扶持合曼農業、海源油脂、瑞琪醫藥、盛華茶葉、永田香菇、華興魔芋等19家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建設倉儲冷鏈保鮮庫31座,成功研發萬家食客甘栗仁、大秦頤品核桃油、栗鄉緣霧芽茶、山上老味香菇醬等一批綠色有機食品。
實施“林業+碳匯價值”,促進生態產品轉化,持續實施人工造林、退耕還林補植補造、中幼林撫育、珍惜苗木繁育(秦嶺紅豆杉、七葉樹)等生態修復工程,林業總面積達到440萬畝,有機碳總價值達到126.42億元,占商洛市總量的18.35%,可用于碳匯交易的森林面積112萬畝、碳匯價值29.87億元,為建設生態銀行,開展碳匯交易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