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致青春》的啟動,演員趙薇(微博)正式“升級”為導演趙薇。所謂“演而優則導”,的確,比起電影學院導演系剛畢業的新人來,這些華麗轉身做導演的明星演員們,有著極大的資源優勢——更容易獲得投資,甚至明星導電影本身就足夠有話題性,自然也不用擔心影片拍出來無人問津。遠的周星馳、姜文、徐靜蕾暫且按下不說,近兩年里就有蔣雯麗、馮德倫、趙薇、基努·里維斯前赴后繼。當然,看上去華麗的轉身,完成起來并不是那么輕而易舉,他們中的很多人執導過一部電影就金盆洗手了。
選角易
一部電影的故事再好,最終也要落到表演這個故事的人身上。因此,選角是導演必過的一道關卡,最能考驗導演的眼力。不過,這對演員出身的導演來說,一點都不難。通常他們僅憑直覺就可以判定前來應征的演員是否合適劇中的角色。《致青春》的監制關錦鵬(微博)就對趙薇的這種直覺十分艷羨:“我跟很多年輕導演合作過,趙薇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對演員的判斷。她挑選演員的眼光很獨到,分寸也拿捏得特別好。”
趙薇自己說,她并沒有一套選角的具體方法,全是憑直覺。“我做了十幾年的演員,一個演員行不行,我一看就知道。試戲的時候,一個人進來,我會先有自己的一個判斷,而試戲的結果每次都證明我是對的。”和趙薇相似,周星馳選角時也有這種獨到的眼力。他曾說過,除非這個角色全中國都沒人能演,否則他一定會把那個最適合的人找出來。直覺之外,還有經驗。趙薇成為“趙導”之前,一直在不同的劇組里演戲,跟不同的演員演對手戲。這相當于給她提供了親自下場給演員試戲的機會,她可以一邊演這部戲,一邊考察對方是否適合演《致青春》的某個角色。事實上,《致青春》的男主角趙又廷(微博),就是趙薇演《LOVE》的拍檔。
幫襯多
初出茅廬的年輕導演,通常很難請到大牌明星來出演,也很難找到好的監制、攝影師、剪輯師。但這些對于首次執導電影的名演員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他們本身就是大牌明星,要找別的大牌明星來演,只一通電話就搞定。同時他們在圈內闖蕩多年,幾乎跟每個崗位的佼佼者都有過交情。只要他們發出邀請,別人多少都會給面子。比如,馮德倫的《太極》就能找到李連杰(微博)和陳國富來做監制;基努·里維斯的《太極俠》由袁和平任武指,那是在《黑客帝國》就結下了深厚的交情。不僅如此,基努·里維斯日前還相約環球影業中國區制片人、香港電影界大腕江志強見面,為其在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拍外景鋪路。在業內大腕力捧的情形下,演員紛紛擠破頭想演《太極俠》,基努最終敲定由莫文蔚(微博)出演女主角;趙薇的《致青春》,由趙又廷主演、李檣編劇、關錦鵬監制。趙薇與趙又廷合作過《LOVE》,與李檣合作過《姨媽的后現代生活》。至于關錦鵬,趙薇原本就是他新片的女主角,只等《致青春》殺青就入組開拍。等待趙薇檔期的關錦鵬索性給《致青春》做起了監制,他對趙薇說:“我做監制讓你后顧無憂,你拍完《致青春》再回來給我好好地做演員。”
堅持難
既有資源,又有人幫襯,明星演員做導演,看上去是一次無風險的華麗轉身。事實上,很多明星演員一次“轉身”之后就果斷放棄,重回演員的軌跡。導演工作的繁重是讓明星演員打退堂鼓的一大原因。趙薇的《致青春》才剛剛啟動,她已經開始喊累:“我可以說花了從影以來最大的精力去籌備這部電影,很累,壓力也大,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女導演這么少了。”趙薇坦言,她可能拍完《致青春》就收手,繼續專心做演員。另一個原因在于,電影創作需要有沖動。明星演員拍完一部表達自己想法的電影,就不再有創作沖動了。蔣雯麗的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是為了懷念她姥爺而拍的半自傳體電影。她也對媒體坦言:“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表達我對姥爺的感情,這是我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也是最后一部。”其次,明星深知做一個成功的導演需要的不僅是資源和幫襯,更重要的是要有導演的才華。試過一次之后,他們就會對自己的導演才華有一個理性的判斷,知道自己是更適合做導演,還是做演員。(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