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徐婧)舊貨市場轉型美育消費新場所,小商鋪匯聚地變身體驗式消費主題空間……近年來,北京把園區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加大存量空間轉型升級力度,推動融入藝術展示、美育審美、創意設計、圖書文博、二次元等多元文化,消費新創意、新場景層出不窮。隨著一座座園區在京城各地生根發芽,首都文化產業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也為市民消費提供了更多選擇。
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劉紹堅表示,文化產業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高度關聯,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園區與社區、街區融為一體,形成文化消費新空間和功能多元的“城市會客廳”。
新場景:差異化服務不斷涌現
2020年,北京98家園區獲評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其中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園區占近六成。如今,文化產業園區怎樣應對市民消費新趨勢?老舊存量空間如何不斷推陳出新煥發新活力?14日,記者走進位于石景山區的首創郎園Park,聆聽昔日市場轉型現代園區的“蛻變史”。
首創郎園Park是一座“小而美”的藝術園區,其內坐落著始建于元朝初期的崇國寺塔,是北京罕見的有歷史文物的藝術園區。在這里,古塔與滑板、VR體驗和諧共融,榫卯木藝的敲擊聲與咖啡廳里的大提琴聲交織共鳴……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奇妙交匯,串聯起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創意店鋪,成為京西地區一處獨具特色的文化消費地。
首創郎園Park項目總經理劉卓介紹,自2018年4月項目啟動以來,如何充分利用京西地區舊貨市場3萬余平方米土地,激活老舊存量空間并進一步實現社會效益與品牌商業效益相融互促,是整個項目的核心要義。
圖為首創郎園Park內的木藝手作店?!⌒戽?攝四年來,園區改造了5棟老舊市場建筑、9棟四合院建筑和部分90年代初期建設仿古建筑,最終構建了涵蓋公共文化空間、格調餐飲、生活美學、藝術機構、運動休閑、美育教育七大業態的京西文化消費新地標。
消費者全程參與制作的木藝體驗店、能定制課程的城市書屋、布滿藝術作品的花園長廊……首創郎園Park內鮮少見到連鎖店鋪,更多的是獨立、體驗型商業體,使各類服務更具吸引力。劉卓稱,目前園區共進駐泛體驗性商業60余家,累計舉辦各類文化活動600余場,其中,深藍影院露天電影、音樂會、童趣節等多個常態化活動,不僅吸引了各興趣分類下的不同消費群體,也收獲了附近居民的一眾好評。
開園以來,園區累計客戶流量已突破百萬,月均客流量超過5萬。街道共建、社區共享、產業共生的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新范式正在持續探索完善。未來,園區還將持續拓展面向青年群體的差異化文化服務,打造院落式慢生活新業態和青少年一站式美育新高地,為京西地區帶來全新文化服務體驗。
圖為BOM嘻番里主題商業區?!⌒戽?攝新消費:沉浸式體驗漸成風尚
近兩年,沉浸式體驗業態在京不斷涌現,京城各地的文化空間正通過提升體驗感和互動感,推動傳統業態向沉浸式業態轉型升級;景區景點、主題公園、文化街區、展覽展會也紛紛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超高清技術等開展沉浸式體驗項目與服務。
位于海淀區六道口的BOM嘻番里是一處包含盲盒社交、沉浸式劇本參與、二次元主題動漫館、卡牌置換、元宇宙等沉浸體驗式的主題商業區,試營業期間就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走進嘻番里,不僅有古靈精怪的NPC(游戲中的非玩家角色)為消費者帶來闖關秘籍與指導,還可在環環相扣的游戲體驗中深度感受當下流行的新型業態:創意手作、風格古著、潮流手辦、餐飲服務……60多家店鋪被冠以“記憶之境”“追夢島”“鏡像人生”等名稱,是各具特色的消費空間,也是獨一無二的關卡模塊。
據了解,這60多家店鋪都是在一個月內招商完成的?!罢麄€商場的運營思路更接近年輕人,讓消費者和商戶都能玩兒在一起”,“B貳TOYS·復古玩具店”負責人張女士介紹說,嘻番里主打的體驗概念是店鋪選址于此的重要原因,希望喜歡這一模式的年輕人都能在這里相聚、結識。
圖為BOM嘻番里主題商業區內景?!⌒戽?攝嘻番里項目總經理溫酒表示,在同一物理空間內實現身份的轉換與沉浸式體驗,讓娛樂回歸線下,以多元文化串聯商業、產業運營發展,是新一輪ACG產業商業化升級的布局關鍵。未來,將持續深耕線上游戲+線下體驗新模式,以興趣為引導,以商業為承載,通過故事線在商業中的鋪排,將社交、購物、消費、娛樂融為一體,讓年輕人在自己感到舒適的環境中自由社交與消費,打造“Z世代”更為青睞的文化消費場景。
記者從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市堅持抓產業就要抓園區,先后出臺了市級園區認定管理辦法、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及“園區服務包”“投貸獎”“房租通”等多層次政策舉措,形成了走訪調研聚需求,精準服務對資源,一園一策促發展的工作鏈條,有效促進了園區轉型升級,實現了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注入產業發展動能、提升城市文化活力的有機統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