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度汽車等來了它的白衣騎士。
近日有消息稱,均瑤集團將收購云度汽車一半以上的股份,成為實際控股股東。對此,紅星資本局向均瑤集團和云度汽車發送了采訪郵件,截至發稿雙方均未進行回應。
此前,云度汽車股東海源復材公告,擬2.2折“清倉”持有的云度汽車股份。公告中稱,因為資金鏈斷裂,云度汽車于2022年2月開始已處于停產狀態。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早在2021年元旦過后,云度汽車就開始停產了。目前,公司已有大半年沒發工資。
對此,4月27日,云度汽車工作人員、官方客服人員均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公司正常生產運營。云度汽車某經銷商工作人員也告訴紅星資本局,云度汽車6月復產,目前沒有現車,要車需要預定。
有觀點認為,均瑤集團出手,帶給了云度汽車信心。但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均瑤集團是造車外行,不清楚還能給云度汽車帶來什么,而單純的資金輸血無法解決云度汽車產品力的問題。
股東稱云度汽車已資不抵債
云度汽車:資金鏈未斷裂,正常運營
4月13日,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持有的云度汽車11%股份轉讓給珠海宇誠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珠海投資”),轉讓價款為2200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云度公司股權。
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當前股東分別為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龍頭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珠海投資、海源復材,持股比例分別約43.44%、30%、15.56%以及11%。
本次交易完成后,珠海投資的持股比例將提升至26.56%,而珠海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正是云度汽車CEO林密。
海源復材在公告中曝光了云度汽車面臨的問題:云度汽車及各子公司合并報表各年度凈利潤均是負數,且虧損態勢越來越嚴重;資金鏈斷裂,已經于2月開始停產。
公告披露,云度汽車2021年營收6776.32萬元,虧損2.13億元;今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營收660.25萬元,虧損5571.36萬元。截至3月31日,云度汽車資產總額約為16.52億元,負債總額高達16.82億元,凈資產為-3079.64萬元,已經資不抵債。
此前2017-2020年,云度汽車凈虧損分別為0.95億元、1.38億元、1.77億元、2.04億元。
此外,海源復材還在公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國補、地補逐年下降,對云度汽車經營影響重大且難以預測;芯片短缺、電池供不應求,對云度汽車的生產經營也造成較大影響。云度汽車未來何時復產、可能的訂單數量及收入確認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無法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做出合理預測,故本次評估采用資產基礎法,而非收益法。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21年元旦過后,云度汽車就開始停產了,直到2022年年初才通過2020年剩下的材料生產了100多輛車。目前,公司已有大半年沒發工資。
但云度汽車卻在媒體采訪中否認了資金鏈斷裂的消息,表示停產主要是因為電池問題,現在新貨源已經確定,預計6月就能復產。
4月27日,紅星資本局采訪了云度汽車工作人員、官方客服人員,雙方均表示,公司正常生產運營。云度汽車的經銷商四川坤維達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告訴紅星資本局,云度汽車6月復產,目前沒有現車,要車需要預定。
海源復材意在止損
均瑤集團成“白衣騎士”
有觀點認為,海源復材此時選擇退出,意在止損。數據顯示,云度汽車成立時,海源復材認繳出資0.99億元。6年后海源復材清空云度汽車股權相當于打了2.2折,虧損0.77億元。
海源復材方面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推動公司財務投資及非核心業務資產的投資退出,收回投資資金,增加公司營運資金。
海源復材相關工作人員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公司投資云度汽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與公司現在的主營業務關系不大。公司聚焦復合材料輕量化、機械裝備、光伏組件三大主營業務,特別是2020年9月進入的光伏組件行業,正進入快速成長期。他表示,退出云度汽車一事還需待4月29日公司股東大會來做最終決定。
有觀點認為,云度汽車有信心6月復產,是因為其將被均瑤集團收購。
據第一財經,均瑤集團將收購云度汽車一半以上的股份,成為實際控股股東,并在疫情趨緩時,進行相應的工商變更,目前“均瑤派來的人已經上任了,全盤接手云度汽車,還從一家頭部車企挖了一個技術團隊。”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均瑤集團已于4月20日前與云度汽車簽署了相關協議,將正式接盤云度汽車,成為云度汽車的實際控股股東。
官網顯示,均瑤集團是一家以實業投資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創始于1991年7月,現已形成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五大業務板塊,位列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第181位。
目前,均瑤集團旗下擁有吉祥航空、愛建集團、大東方、均瑤健康4家A股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均瑤集團還擁有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瑞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上海均瑤如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小學等產業。
“均瑤集團能為云度汽車解決資金問題,但從業務板塊來看,均瑤集團是造車外行,不清楚還能給云度汽車帶來什么,而單純的資金輸血無法解決云度汽車產品力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越發激烈,‘蔚小理’已經樹立了口碑,接近年銷10萬輛的生死線,云度汽車想追趕太難了。”
值得一提的是,均瑤集團跨界造車早有跡象。去年11月就有消息稱,愛馳汽車正與均瑤集團取得聯系,后者或將投資愛馳汽車,但后續無更多消息流出。
從比肩蔚來到掉隊
創始人回歸只是聲音響亮
云度汽車含著國資這把金湯勺出生,算是造車新勢力的老大哥。成立之初,云度汽車的步伐邁得飛快:2016年布局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還在意大利米蘭成立了歐洲設計中心;2017年1月就掌握了造車雙資質;同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云度π1、π3及概念車亮相;同年10月云度π1上市;2018年3月,云度π3上市。
2018年,云度汽車銷量達9300輛,交付率100%,僅次于蔚來汽車(09866.HK/NIO.US),為當年造車新勢力銷量亞軍。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銷量與云度汽車推出的三年回購計劃有關。云度汽車表示,用戶在使用車輛滿三年后可以提交書面回購申請,公司將以用戶購車時成交價的50%回購車輛。
此后由于被曝汽車質量問題、發生自燃事故。2019年,云度汽車的銷量跌至2566輛。此外云度汽車再未推出新的產品線,發展陷入停滯。
云度汽車官網顯示,從2018年4月北京車展后,云度汽車就沒有什么動作,2019年僅推出了在π1、π3的改款pro遠行版。
直到2020年,作為創始人之一的林密在離開云度汽車兩年多后回歸,出任云度汽車CEO,開啟云度汽車二次創業,當年8月就發布了全新的企業戰略。
林密彼時表示,“云度汽車將在2025年躋身國內純電汽車品牌前三強。云度新能源旗下車型將不再局限于乘用車領域,還將覆蓋商用車產品線,采取‘商乘并舉’雙線布局,同時營銷渠道實現完全下沉。”
按照規劃,2020年云度汽車集中精力研發改款車型,于2021年實現量產;2023年會量產全新車型。
口號喊得響亮,但如今云度汽車僅在2020年末推出了π3的改款π3E-SHOCK,續航里程仍然只有401公里,此前說的純電平臺、全新車型都未亮相。云度汽車官網上2020年后的發展歷程,也只是敷衍地標注了“Future/未來”,沒有具體內容。
目前云度汽車的在售車型僅有純電動SUVπ1、π3和面包車V01L,售價都在10萬元出頭,π1、π3的續航約為400公里,V01L的續航僅為261公里。無論是空間實用性、配置、品牌口碑等方面都不占優勢。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2021年云度汽車銷量分別約為4700輛和5300輛。今年一季度的月均產量約為200輛。
資金短缺致公司衰退?
從未獲得大規模資金輸血
據悉,云度汽車內部人士將“二次創業”失敗歸于資金短缺。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作為動輒燒錢百億的造車新勢力,云度汽車從未像“蔚小理”那樣大張旗鼓得宣布獲得資金輸血。成立數年來,云度汽車資產總額并沒有大幅度的增長,但總負債上升明顯,凈資產逐年下滑。
成立之初,云度汽車的注冊資金(已全額實繳)為9億元。根據海源復材披露的信息,2016年-2021年,云度汽車資產總額分別為8.95億元、14.42億元、20.08億元、16.77億元、17.16億元、17.12億元;同期凈資產分別為8.58億元、7.62億元、6.26億元、4.28億元、2.24億元、0.25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云度汽車共獲得三輪融資,分別為2018年海源復材的A輪,2019年莆田國投、福氣集團的股權融資,2021年華興創業的股權融資。融資金額都未披露,且除了華興創業,融資方都是云度汽車的股東。
2019年3月,海源復材在互動平臺表示,云度汽車正在積極推動登陸科創板事項,但再無下文。2021年4月,云度汽車被傳與小米合作造車,但云度汽車否認了該傳聞。2021年7月,有消息稱康迪科技正在與包括云度汽車在內的多家造車新勢力接觸、洽談收購事宜,目前也無公開進展。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